北苑村人物志:卖鸡崽的赵四儿

2018-12-01 20:03:03

世情

1

时令到了清明,才真正有了点春天的样子。

气温稳暖,地温回升,农活也随着多了起来,“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田间地头多了男男女女劳作的身影,空气里扯起他们长长短短的吆喝。

也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村子的街巷胡同,卖鸡崽的吆喝声远远近近地响了起来。

那吆喝悠长悦耳,分明是简单的几个音符,却被他们吆喝得七拐八弯十六绕,有断有续有缓有急,起承转合收放自如,耳朵尖的心思细的甚至还能听出他们的欢乐或者忧虑……那悠扬的吆喝扯得满村的天空里都是,青石板上都是,泥墙缝里都是,青苔丛里都是,温润润的,暖洋洋的,你甚至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张罗生意还是醉情吟唱:“小鸡——喽~嗬——,买——小鸡~喽——!”

听到吆喝,我三两步蹿出屋门,搂着屋门外那棵碗口粗的榆树“刺溜刺溜”灵猫般地爬到屋顶高,一手攀着树枝,脖子向前探出,嘴里大喊着:“娘,卖小鸡的来啦——”

娘连屋门也不出,半睬不睬地回了一句:“喊么子喊,不是赵四儿,咱不买!”

我伸手撸了一枝肥嘟嘟绿莹莹的榆钱儿,一嘴衔着榆钱枝儿,上下牙齿一挤,脖子往一边一扭,嘴里便塞满了鲜鲜嫩嫩的榆钱儿,我吃着榆钱,心里纳着闷儿:娘根本连屋都没出,她怎么就知道卖鸡崽的不是赵四儿?

卖鸡崽的推着自行车,车后座上驮着一个扁长的竹篾鸡笼,车子后边跟屁虫似的跑着几个小孩子,但看不到大人出来,偶尔会有木门响了一声,然后探出一团黑蓬蓬的头,看了一眼,又退回去,“吱呀”一声关上了大门。

我“哧溜”滑下榆树,把榆钱枝儿扔在桌子上,好奇地问娘:“你怎么知道不是赵四儿,你又没出屋?”

“还用出屋啊,赵四的吆喝别人学不来。”娘笑了笑,问了一句,“有买鸡崽的么?”

“没呢,为什么没呢?”

“都在等赵四儿,等赵四儿的鸡崽儿……”

我不明白,都是卖鸡崽儿,为什么还非要分什么赵四李四?

在乡村,每年开了春,哪家哪户不都得买一堆小鸡崽儿?如果连鸡都不养,那还叫什么过日子?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妇女们除了倒尿盆子洗脸,不就是打开鸡窝门子放出鸡来,洒一把粮食看它们争吃打闹炸着翅膀刨土的样子,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哪家哪户的娘儿们不是数一数自己家的鸡然后堵上鸡窝子的门儿?

有时数不够数儿,娘儿们一定急得火烧火燎满街串,嘴里唤着“咕——咕咕……”一趟趟地来回找,然后,大街上就回荡着娘儿们的喊声:“看看谁家的鸡窝子里多了别人家的鸡,俺的芦花鸡,黑腿小冠子的芦花鸡……”

农村人过日子,离不开鸡和猪,养鸡图下蛋,卖了鸡蛋换油换盐吃,“鸡蛋换盐,两不差钱”,而养猪呢,一是处理刷锅的泔水剩饭,到年底杀了卖肉或者卖活猪,攒几个整钱压在箱子底,给孩子扯身新衣服倒是小事,积攒起来盖屋娶媳妇儿。

有人说农村人两银行,一是鸡屁股,零打碎敲过日子,二是大肥猪,算是零存整取攒个大数儿。

也正因此,每逢开春,卖小鸡崽的就倍受妇女们欢迎,可不知怎的,娘他们只认赵四儿,只等赵四儿的鸡崽儿。

2

赵四家在稻屯洼,四面荷花三面苇的小村子,基本没旱地,家家编席编草帽子打苇箔,家家户户墙里墙外堆着蒲草和苇子。只要进村一打听赵四,就会有人指着路告诉你:“开暖房的是吧?转过这个弯,往前走两路口,大柳树底下那家就是。”

把炕小鸡的称为开暖房,细想还真那么回事儿,每年炕小鸡的时候,屋里不得弄得暖暖的不是?

赵四开暖房,也属于祖传的基业哩,就像俺北苑村开酒坊的李锅炉,老一辈人叫做李锅炉,下一辈儿也是小锅炉,一代传一代的事。

只要赵四的吆喝声一响,街筒子立时就热闹起来,白发苍苍走路颤颤微微的老太,和娘差不多年纪的中年妇女,穿着新嫁衣还没褪色的小媳妇儿,前脚后脚地开了大门,围住了赵四的鸡笼子。

赵四儿的鸡笼很别致,有时是一辆自行车拉着一辆地排子车,有时是自行车后座支起几根木棍架着竹篾编的鸡笼子。如果是地排车,那就用苇编的茓子圈住四周,车厢上面笼一块大大的薄毡子;如果是自行车,那就驮筐上面架着鸡笼子,鸡笼子一层叠着一层,像蒸馒头的笼屉,在外面罩花花绿绿的薄被子。

赵四支好车子,小心翼翼地揭开盖,露出最上面的一层来,扁长的笼子里挤挤挨挨的小鸡崽儿“叽叽啾啾”地叫着,黄如迎春,黑如墨玉,虎皮豹纹,像一团团滚动的毛绒线团子,小眼珠滴溜滴溜的,黑亮亮的瞅着你,煞是可爱。我们这些小孩子从大人的胳膊底下钻过去,挤到最里面,伸手想摸一摸绒团子,半道被大人的巴掌挡了回来:“别乱摸,小孩子手热,小鸡生赖干巴腚!”

“要多少?”赵四儿的笑声软软的。

“多少钱?”

“还是去年价。”

“二十只吧,去年买了十五只,成了十一只。”妇女们便不多话,一边手在笼子里挑着,一边给赵四扯着闲,“成了十一只,才六只下蛋鸡,今年你给挑挑吧,多给俺挑只草鸡,公鸡不下蛋倒也罢了,特别败坏食儿。”

赵四摆摆手,抿着嘴笑着推辞:“我也挑不准,自己挑吧,不落抱怨。”

如果挑不出公母,那赵四的鸡就没什么可挑的——他的鸡似乎每一个都比别人卖得大,长得水灵,绒绒毛儿光亮柔顺,更重要的是,他卖的鸡崽更容易养活。

也有些年轻妇女没耐心,或者挑花了眼,非让赵四帮着挑,赵四看也不看似的,伸手往笼里一捧,这一捧就是五六只小鸡崽儿,三下两捧地,就给那妇女挑齐了。

“不用看,全欢实着哩!”

那妇女左看右看,确实觉得赵四给挑的每一只都很欢实。

“记好账了么?”挑好鸡崽的问一句。

“记什么账,你记着就是。”赵四回一句,语气淡淡的,满脸的笑像枝头爆出的叶芽儿。

“秋后收账哈。”

“对啊,秋后,不忙的时候,我就来了。”

一堆一堆的人散去,挤挤挨挨的小鸡崽松散了许多,可那啾啾啾的声音,那小脚丫在竹篾子上走动发出的脆响依然热闹。

有时赵四会从怀里抽出一个小本本,胡乱记一笔两笔,有时根本看不到他记。

娘站在一边,不往那人堆里挤,等这一堆人用小筐用纸箱或者干脆撩起衣襟兜着鸡崽回家时,赵四才有空招呼娘:“嫂子,咱要几只?”

娘说了数,赵四儿给娘拢了一小堆鸡崽儿,悄声说了句:“五只公鸡,剩下的全是草鸡,行不?”

娘笑了笑,点头:“转悠回来吃饭啊!”

赵四点点头:“炖锅豆腐粉条子就行,也该和俺大表哥喝一口。”

3

日头歪过正午的时候,赵四的鸡笼子空了,爹从地里回来了,娘早已炒好了菜,摆上了桌,每个盘子都用碗扣着保温,掀开碗,一盘子豆腐,一盘子粉条,一小碟油亮油亮的炒花生,还有一盘就是炒得焦黄的葱花鸡蛋。

爹和赵四一边不紧不慢地喝着酒,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闲。

地里忙吧,还行,年年如此,凑合着过哩。

暖房还好,还好还好,老主顾们认咱的鸡崽,不愁销哩。

“你那辆洋车子真不赖,大金鹿,亮洒洒的真干净。”

赵四儿嚼着花生米,喝一口小酒,得意地说:“表哥,这可是咱在县城托人开条子买的,一百五十多块,那个小敏,咱大哥家的侄女儿,她女婿就在五金公司……”

我早听娘说过,赵四的大金鹿是他的命根子,每天都要擦两遍,从车把到瓦圈不带星点泥,横梁上缠着金丝绒,下点小雨恨不得扛在肩膀上,村里的娘儿们都开赵四的玩笑,说别人的老婆宝贝,赵四的洋车子宝贝。

别说,这大金鹿也确实给赵四出了力,赵四卖鸡崽,近到四邻八村,远到梁山到汶上到宁阳到肥城,甚至有几回,他卖鸡崽卖到了河南省的台前。“大表哥,它就是我的腿,没有它,我怎么出门?”

“嗯,你这样到处跑也真不易,没少吃罪吧?”

赵四端起酒杯,顿了一顿,仰头喝光,长叹:“庄稼人哪有不吃罪的,磨道里的驴,生来拉磨的命,拉哪里是哪里。”

说着说着,赵四就打开了话匣子,娘悄悄对我说,只要你表叔眉头冒汗,只要他开始胡吹海侃,就喝差不多了。

“有一次我骑着车子到了宁阳,葛石公社一个村儿,鸡还没卖完,天突然哗啦哗啦下起了雨,遇到一家好心人把我拉到大门底,人家像待客的一样管我吃喝,老头还硬要陪着我喝两盅酒,他也说出门在外都不易,唉,人啊,仁义啊!”

“仁义。”爹点了点头,碰了下赵四的酒杯子,“嗯,仁义的人到处有啊。”

“吃饱了,喝足了,雨也停了。临出门,我非要给人家留下几只鸡崽儿,咱没别的,鸡崽儿现成的不是,可人家坚决不要,我强给,老头眼看就要生气,你猜,大表哥,人家老头说什么?”

爹不由地往前探了探身子:“说的啥?”

“我要留你的鸡崽儿,那是大爷管饭图你的东西不是?出门在外谁也不能把家背身上,对吧,爷儿们!”

“不留我的鸡崽儿大爷你倒是舒坦了,可当小侄的心不安啊,大爷,你让我到大门底躲雨就是恩,管我吃喝就是恩,我总得有个表示不是,哪怕一只,你也得留下!”

“最后还是大娘和了稀泥,真就留了我两只小鸡崽儿,几毛钱的小鸡崽……”

爹和赵四喝了老半天,聊了老半天,眼看着太阳滑下了树梢子,赵四才推起车子出家门。

4

俺村里的丽苹姐,刚过十八,水灵灵的白葱儿一般,说媒相亲的踏破门,可能是因为丽苹模样子俊俏,全家上下挑得仔细,硬是没有相中的。村里人少不了冷言语:“样子再俊不也是种地,眼眶子高到天上去,不知要摊个什么样的人物,到底罗成还是二郎神……”

“老哥,咱哥俩说句闲话,一家女百家提,如果不乐意算我没说行不?”丽苹爹走在街上,迎面遇到了张媒婆。

“好啊,你说吧,大妹子。”

“咱丽苹想找个什么人?非要吃国库粮吗?”

“咱庄稼人,不图那个高枝儿,家好人好就行呗。”

“我有个亲戚,小孩子比丽苹大一岁,身板棒,个头高,多高?比你还高,模样儿拿得出去……”

“哦,哪里的?”

“稻屯洼,他爹卖鸡崽的赵四儿。”

丽苹爹挺了挺身子:“赵四儿?小孩没别的毛病吧?”

“没有,比他爹棒多了,虎头大脸的,旺相着呢。”

丽苹爹没打哏,一口气应了下来,倒把提亲的媒人惊得不轻:“这就应了啊,不去家里相相?”

“不用相,改日你把孩子领来,只要两人对眼儿就成,错不了的,他爹在那里放着呢,放心!”

谁也没想到,千挑万挑的丽苹姐,一眼就相中了赵四家的小男孩,一桩婚事就这么简单地定了下来,村里人当然又少不了一番议论。说书算命的王虎臣摇头晃脑煞有介事:“男女婚姻事,上天早注定,命中婚姻动,不费半寸功。”

后来,丽苹爹和我爹闲扯时说到这事,丽苹爹只说了一句:“买牛看母子,他爹仁义,小子也错不哪里去,进这样的门,咱放心哩……”

5

秋后,该入仓的都入了仓,地里的活闲了下来。

秋收冬藏,庄稼人没别的事儿做,除了晒太阳扯闲,就是到野外刨个树疙瘩劈柴烧锅,要不就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打小牌。

赵四儿来了,进了村口一声喊:“收小鸡子账喽!”

娘儿们陆陆续续地走出门来,手里捏着零零碎碎的纸票儿。

“俺家的,二十只。”

赵四接了钱,点了点票子,放进车把上挂着的提包里:“成了多少?”

“今年没瘟,成了十八只,丢了一只。”

“哈哈,几只大公鸡?”

“唉,别提,让你挑不给挑,七只大公鸡,吃食给老虎似的,早卖了,只剩一只踩鸡打鸣儿。”

说说笑笑的,快收完账了。有娘儿们故意问了一句:“账本呢,俺家到底多少只?”

“你说多少只就是多少只,说吧。”赵四笑了笑,也不往外拿账本儿。

收了账,赵四又忙着去另一村,娘留他吃饭,赵四说:“今天不了,嫂子,赶紧收收账,清清账目也好过个安静年。”

也是,开春炕小鸡的时候花了不少钱,指望着这钱还亏空呢,该收的收,该还的还,这才能干干净净过日子,娘没再强留。

晚上,写完作业,我问娘:“他真不记账吗?这么多的人家,这么多的村庄,糊里糊涂的没人胡弄他?”

“谁会胡弄他,人家指望这钱过日子,胡弄老实人亏心哩!”

爹插了一句:“他也记账,只是记大账,没有具体人家,比如在南门,卖出五百只,东寨门卖了三百只……”

“完了?”

“完了啊。”

我不明白,这还是糊涂账啊,我不给你又怎样?

唐风汉韵
唐风汉韵  作家 平生三乐:与朋友饮闲酒,宅家里读闲书,看美女养眼。文章尽管用,但请先联系本人以示尊重。微信:wang6p9

佟铁锌和他的爱情

北苑村人物志:雪夜里那盏红灯,是娘

北苑村人物志:九岁,我遭遇爱情

北苑村人物志:卖鸡崽的赵四儿

北苑村人物志:梆子六

相关阅读

撇下怀孕的老婆,半夜从家里偷偷地遛出来,我是个坏人。

夏默

她是班上第一个来找我玩的人,但在我同附近的同学都熟悉了之后,他们都和我说,你不要和她交往,她是个神经病。

北苑村人物志:梆子六

我点头,似懂不懂。娘意犹未尽补了句:“有的人是好在脸上,有的人好在嘴上,老六家是好在心里。”

北苑村人物志:傻桃子的爱情

二十八岁的傻桃子非要给六十好几的姚老汉当老婆,消息传开,小村的人惊了,笑了,热闹起来了。

时日无多

许家二老不喜欢利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当年许哲平带利欣回家的时候,他们就不太满意,可偏偏哲平自己喜欢得紧。

食面时代的爱情

有人说,两情相悦是一见钟情的结果。可我更想说,那是时间的产物。唯有时间,才能让感情更牢靠。

拆迁

每户人家都在悄悄地把自家的房子面积变大,以争取拆迁的时候多拿点钱。建造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救赎(上)

凌晨两点,苏小小安静地坐在同学家的客厅里,手里紧攥着安眠药,她没有想要死在别人家里。可她连死,却都不愿意回自己的家。

救赎(下)

苏小小一直觉得是母亲抛弃了自己,没想到,她是另有苦衷。

北苑村人物志:小五子

在北苑村,能让我们烦到这种地步的有两类人,厌恶憎恨却又惹不起的无赖,还有从心里瞧不上眼不屑混在一起玩的小五子。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