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道义之父(下)

2019-07-17 17:03:34

世情

老板对这群人失望透顶,全部赶了出去。

从木材厂出来后,赵勇自此过上了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儿待两个月,那儿住上半年,只要白天有活干,晚上有地方住,他很少挑剔雇主。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变成了其他人一样,早成了个社会上的老油条。抽烟、赌博、闹事全沾染上了。有时候一些新交的朋友曾为他的身世感到怜悯,但赵勇自己却把那当做了一段荣耀历史。他从不觉得不幸,反而视自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英雄。他年轻着、兴奋着、好奇着,凭借着那使不完的蛮劲和靠此赚来的钱财,总觉得人生还长,就算是天天挥霍都理所当然。

等到赵勇二十一岁的时候,他已经身无分文,混到要时常靠亲友的救济过日。他的那些积蓄,包括那些以前赚来的钱以及过去几年一边挥霍一边打工发下的工资,全部用光,一分不剩。自此他过上了那种穷困潦倒、没有未来的日子。虽然他的身体正直旺盛期,但思想早就腐朽堕落了。他不愿回去乡下,格外留念外面的花花世界,但是又无法沉下心来打拼。他对人生毫无规划,走到哪算哪,眼下只要有一份工作,一个能暂时养活肚子的活儿,他都乐意去干。当然这也源于他那缺失的教育和父爱,因为没人在精神上关心他。虽然村里人和亲戚都明白他是个孤儿,而且人人都在心里标榜自己是他道义上的父亲,但真正给以赵勇帮助的却少之又少。他们都只是在心里对这个少年怀有同情怜悯,然后在精神上不自觉的将自我拔高,默认成高高在上的道义之父,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赵勇在外面风餐露宿了三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说他经人介绍去了昆山,也有人说他去了郑州,后来又传他在成都待了半年,至于他在做什么、身边有无余下钱财,这些东西鲜有人过问。乡里人也只有在运气好的时候才偶尔瞧见赵勇的身影。逢年过节时他很少回家,也早就没有了家。那栋乡下的房子早就被亲叔叔给霸占了,哪儿还容得下他。有几回,他试着去跟村里的长辈诉苦,抱怨亲叔叔一家的所作所为,谁知竟然遭到一顿痛骂。在家乡,所有人都默认那就是他叔叔的房子。因为是他出钱下葬了哥哥嫂嫂,而且辛苦养育侄儿多年,而赵勇早就是个外人。这么多年,全靠着亲叔叔帮忙看管着房子,顺便打理着家里的人情世故。

赵勇无家可归,只得继续在外面流浪。

他已是成年人了,经历过生活的艰辛,生活该有的折磨他大致都尝试过了,却唯独剩下女人。有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某些综艺选秀节目,瞧着那妩媚妖娆的明星,个个都极具女人味。有时候,他在工厂里做事,偶尔见到饭堂里帮忙做事的阿姨们,她们哪怕只有丁点女人味道,他都会动心,有时也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是的,女人,现在也就剩下这个他还没有触及。要是不出意外,在乡下,年过二十的男子都要被家里催着相亲结婚,但是赵勇无父无母,这事便一直耽搁了下来。

一个成年男子、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是没法不去思念女人的,尤其是那未曾触碰的雪白肌肤和隐隐若现的青春胴体。这些欲望虽然在白天里能够尽力压制,但只要到了晚上,它们就会无意识般从身体里钻出来,爬满大脑,致使精神上感到无限的失落与空虚。

女人!无数个夜晚,他都在做着春梦。

现在只要女人肯跟他讲话,对方哪怕对她表示出那么一丁点的好感,他就立即想入非非。他恨不得冲上去一把将人家抱住,从脸蛋吻到脚跟。他梦想在夜晚搂着个姑娘睡觉,而且永远都不分开。

在春夏之交的时候,他总算物色到了一个姑娘。那人也是他的老乡,只不过是隔壁镇上的。他们都在同一个厂里面打工,经一位共同的朋友介绍。那个姑娘有过一段婚姻,老家还有个四岁的女儿。但这些并不妨碍赵勇追求她,因为也只有对方不嫌弃他,愿意跟他相处交往。

在工厂里,一般的年轻的姑娘是看不上赵勇的,一来他没钱,二来他毫无背景,一个思维正常的姑娘是绝不愿意把终生托付给这样穷小子的。爱情不等于婚姻,更不能跟生活相提并论。这些个乡下姑娘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从小就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她们眼界不够长远,但也懂得盘算经济账本。她们挑城里的小伙子嫁,挑家里富足的公婆选,就是为了得到一份今后的保障。相反那些选择裸婚的姑娘大多发生在自认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身上,她们可没体验过日子的煎熬,完全陷入在美好爱情的假象里,往往婚后的日子都是咬牙渡过。

赵勇和那个离婚女子只见过几面就相谈甚欢了。

那个女人才二十七岁,身材样貌跟一般少女无异,可是眼里和脸上却开始带着那种只有婚后成熟女人才有的妩媚与诱惑。

赵勇被蛊惑了,彻底掉进了这段情欲里。

每天下班后,他们都要在附近的饭馆里约会吃饭。到了休息日,他们就一起去商场闲逛,买一堆昂贵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晚上,他们要么就去唱歌,要么就去喝酒吃宵夜,总要待到很晚才回。

既然是离过一次婚的女人,那就自然不怕别人笑话了。几周之后,他们就陆续搬出宿舍,光明正大的住在一起。他们时常在晚上出来散步,有时候也会走到附近的超市里,去购买生活用品。压根就是一对陷入热恋的情侣。

确实,赵勇完全被这个女人给迷住了,对方不仅能给她女人身体上的幻想,更能给他缺失多年的母爱。此刻他所需要的一切,对方都能满足。

到了国庆前,赵勇就打定了主意要跟对方结婚。这事多半是女方提出来的,因为她可不想白白放弃这么个听话懂事的男友,既然第一段婚姻遭遇不幸,那么就得即刻把握当前。

他们要结婚的消息传到乡下,家族里的人都要闹起来了。

首先反对的是赵勇的亲叔叔。他极力拒绝这桩婚事,就因为对方是个二婚的女人。要是个一般人家的姑娘,不懂世事,或许还不会回来跟他抢那栋房子,可要是一个再婚的女人就不一样了,她完全懂得去给自己谋取利益。要是此事真的发生,那么赵勇就得搬回来住,说不定还会把整个一层楼都当做婚房。过去他一个人在家时,就经常闹的鸡飞狗跳。要是今后有两个家庭住在一起,恐怕得三天两头的打架。而且既然娶的是个二婚女人,那也绝不是省油的灯。

亲侄儿要结婚了,要娶一个比他大五岁,且离过婚的女人。单身男子娶个二婚老婆,这种事虽然在乡下很是常见,不会招来多少声誉上的诟病,但要是细想这桩婚姻背后的利益可就是个麻烦事啦。

赵勇结婚后要住哪?周围人要如何看待这桩婚姻,都是需要考虑的,尤其是他的亲叔叔。他已经在赵勇父母家的房子里住了十几年,要让他重新搬出去那是不可能的。想当初他们住进来时,房子光秃秃的。可现在呢,外墙贴了瓷砖,内饰也弄的不错,这才像是一个家嘛。但这些成本要怎么核算呢?把亲叔叔一家赶出去,这可是件极其冒险的决定。

在过去,赵勇的亲叔叔完全不担心侄子回来分割财产,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受着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始终不敢光明正大的跟自己的亲叔叔闹掰,这个把握他还是有的。可现在情况则不同,如今他要带回来一个二婚女人,这个女人姑且不论性情、品德,但她既然经历过一段失败婚姻,就必然对金钱和财富看得死死的。因为一个乡下女人是不会这么轻易就嫁到男方家去,尤其是第二段婚姻。她肯定是看中赵勇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稍微哄一下就骗过去了。说不定赵勇还在她面前允诺了什么,甚至就拿这栋房子作为了交易。

这个不要脸的女人。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赵勇的亲叔叔就把那个女人的肮脏打算在村里头公开了。他碰见个人就说,在田地里说,在山头上说,跑到长一辈的家里说,逢人便拆穿那精明女人的阴谋。很快村庄人就达成了共识。

首先是赵勇亲叔叔的朋友站出来鸣不平,他认为这么多年来都是亲叔叔在照顾侄儿,是他出钱举办了葬礼,让死者入土为安,也是他一点一滴的维护着这栋房子,不至于荒废掉。现在不管这栋房子生前是谁建的,但如今就该归属于叔叔一家。

老人们都觉得有理,他们全都站在赵勇亲叔叔这边。

在乡下,道德伦理要比法律更为实用,往往一个长辈的话就代表着真理,代表着一切。要想在狭隘的乡下稳定生活下去,就必须得面对人言人语。要是一个人长大了,就翻脸不认账,把过去的恩怨都忘得一干二净,那会是遭受全村人的鄙视和看不起的。现在全村人在心里都是这么想的,这个可怜的孩子肯定是一时被妖女迷惑了双眼,着了那个坏女人的道,但周边人可不是傻子呀。既然赵勇是个孤儿,那么大家就有义务照顾他,自动成为他道义上的父亲,帮助他,看护他,指导他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但凡不幸者,人们就觉得对方低人一等,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天性。

等到赵勇把女友带回乡下的时候,村里的风气已经完全变了。大家都不怎么搭理他,对那个外来的姑娘更是斜眼相看。村里面但凡觉得自己肩负责任的人都跑到了赵勇家里,去劝说这个不成熟的孩子,希望他放弃这段孽缘。女人们则不敢进去,生怕沾染上不好的东西。就仿佛跟这么个水性杨花的女子共处一室,会弄脏自己的灵魂似的。可她们好奇心重,犹豫不定,只得叽叽喳喳的围在外边,踮起脚尖偷偷朝窗户内看。她们在心里嫉妒这种会勾引男人的女子,都希望一睹风采。可在看见真容之后,她们又立马跑远,匆忙逃回家里,然后躲起来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一连数日,他们都在争吵。他们为道德辩论,坚持传统风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的面红耳赤,最终也没得出个统一结果。那个二婚女人知道自己在这里没有地位,当晚就回了老家。赵勇没法说服这些亲人,也只得负气出走,他们的缘分也就此完了。

不过此事到也给赵勇的亲叔叔提了个醒,他以一个乡下农夫少有的思想来考虑侄儿的婚事。男人活在世上,尤其是出生在中国农村里的男子,其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家族传宗接代。虽说到了今天,这种观念早已落伍,但在乡下,践行此种思想的家族还大有人在。一个男子存在的意义,就是娶一个女人,为家族传承血脉,然后没完没了的干活和造人。

不忙的时候,赵勇的亲叔叔总在想,侄儿终究是长大了。一个男人,一个正常男人,总是会吵着闹着要结婚,他总会需要女人的陪伴。没人哪个男人肯孤苦伶仃的打一辈子光棍,只要有丁点希望他们就想有个家,而只要这个念头存在,那么赵勇就必然会回来跟他再次争夺房子。这个财产毕竟是亲哥哥的,虽然能凭借道义,在口头上能暂时打消赵勇夺权的意图,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他二十来岁,正直身体强壮,真要是动起手来住在二楼的一家子也未必是对手。

总得想个法子把这颗不确定的炸弹弄走,越远越好。

秋收之后,赵勇的亲叔叔就四处忙活起来了。他想既然侄儿热烈盼望结婚,那么就索性给他介绍一个,但得是哪种女方家容易说话,而且不贪图房子和财产的人。他托媒人四处打听,表面上装作关心的样子,一心想着要给亲哥哥家留下血脉。他不断的跟周围人传递信息,恳求帮侄儿找个能过一辈子的好姑娘,此话感染了许多人,大家都在心底升起一团道义之感,自觉责任重大,非得帮助这个自幼不幸、孤苦伶仃的少年不可。

很快就有媒人前来说亲了。

这些媒人大多事先打听了男方家的底细,深知赵勇身世悲惨,但结婚这事可比不得买卖,一个年轻姑娘绝不会因为对方可怜而动了恻隐之心委身下嫁,她们也懂得掂量男方家的钱财,去匹配未来的幸福生活。面对赵勇这样的男子,要是一般的姑娘是绝对不肯出嫁的,那剩下的就唯有那些更穷苦人家的孩子了,她们对婚姻质量要求更低,甚至都没有要求。

父母不在,亲叔当家,赵勇的婚事就权权由亲叔叔做主。

消息放出去之后,已经有三个媒人找上门了,赵勇的亲叔叔装作热心肠的样子去挨个打听这些姑娘家的身世背景,而且都要亲自看上一眼,总觉得哪儿配不上自己的侄子。这个不行,那个摇头否定。这些姑娘要么太穷,要么过去的经历不太光彩,哪一类都碰不得。没有合适的姑娘,赵勇的婚事暂时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到了初冬刚过,某天赵勇亲叔叔在镇上闲逛,偶然间碰到了个外乡人。那人跟他开着玩笑,说二十公里外有个村子,有一户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他们有个十九岁的大女儿,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现在正到处寻找婆家。那姑娘长的还算可以,胳膊和小腿壮实有力,而且从小到大干惯了农活,洗衣做饭下田养鸡样样在行,但唯一的缺陷就是个哑巴。

不会说话!

赵勇的亲叔叔不干了,让自己的亲侄子娶一个哑巴,这会被家族人笑话,被整个村子的人看不起,他自己可绝对拉不下这个脸面。

他的侄子十五年前失去双亲,如今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作为唯一的亲叔叔本应该帮忙好好物色一个姑娘才是,可要是草率的娶个哑巴,娶个不完整的女人,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可是有义务去照顾这个侄儿,尤其在亲大哥去世之后,他在心里早把自己标榜为赵勇的道义之父,甚至被视作为了准父母的身份。

让侄子娶一个哑巴,这绝不可能。

两人谈崩了,当面大吵一顿,差点就要动手。

到了乡下,赵勇的亲叔叔气冲冲的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妻子,他原本只是把这当做一个玩笑,但没想妻子却认真了。这个长期以来刁钻抠门的女人忽然两眼放光,从厨房惊吓的跳起来,大声叫嚷着说,

“这是一桩完美的婚姻,你这个蠢蛋,你这个蠢蛋”

赵勇的亲叔叔莫名其妙遭了一顿批。

他的妻子继续骂他,

“让你那没有爹娘的侄儿娶一个哑巴,这最好不过。你这个蠢蛋”

等到妻子稍微冷静之后,他可怜兮兮的站在那,还是不明白对方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到最后这个刻薄的女人实在忍无可忍,冲着他发火,说,

“娶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家里就永远安静了,你这个蠢蛋”

没错!要是娶一个聋哑姑娘,赵勇就永远不会再提及房子的事。对!在中国家庭里,但凡一个女人不厉害,不能开口说话,不能说三道四惹起是非,那就代表家里永远和谐,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当晚两夫妻就把此事给定了,他们激动不已,在心里盘算着这笔一箭双雕的买卖。把一个哑巴弄回家,既解决了侄儿的终身大事,又为自己赢得了乡里人的尊敬。他们甚至还就此幻想了多年以后的家庭场景,真是太划算不过。不过婚姻大事虽说由亲叔叔做主,但要把一个哑巴新娘弄回家也绝非易事,别说赵勇是否同意,首先还得看家族里长辈们的意见。

第二天赵勇亲叔叔就去试探长辈们的口气。

他把媒人的描述和姑娘的身世按照自己的愿意重新说了一遍,跟他当时的反应一样,这些长辈们气得要当众拿棍子去打他。

把侄子推进火坑,这是亲叔叔该做的事嘛?

赵勇的亲叔叔吃了回闭门羹,闷闷不乐的回去了。但日子一久,他始终觉得这笔婚事最合适不过。夫妻俩躲在家里商量,整日焦虑不安,时刻都在惦记此事。娶个身世干净的哑巴新娘总要好过二婚的女人,要是碰到个强势女人,现在安宁的一家将不复存在,而且赵勇的一生也会就此搭进去。可要是娶回家一个年少不懂事而且不会说话的姑娘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在乡下,几乎一切的争吵都是来源于女人的那张嘴。要是有两个女人共同挤在一间大房子里,但其中一个是个哑巴,那么这个家也不会闹腾到哪去。

每天夜里,这对夫妻都要激烈讨论一番,就像是要作一笔大买卖一样,花很多的时间,用尽两人的智慧去思考作战方案。他们商定要怎么去说服那些思想保守的老人,以得到赞同。的确,娶一个身体残缺的女人名声总归不好,但至少会让赵家有了传承和香火。赵勇身无分文,连个娶媳妇的本钱都没有。而且他双亲早逝,自然也不必担心周围人的眼光。反正他独自一人,又生活艰难,为何不顺应抉择,好减轻命运里的不公呢。一个男子总是要娶媳妇的,尤其像赵勇这样身世悲惨的人,所有人心里都惦记着呢。村里人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底都在打着盘算,他们可不希望看到赵勇成家立业,那是对周围人的极大讽刺。

好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赵勇,乡里人既担心又害怕。

谣言已经在村里传开了,八卦和传闻在封闭的山里传的最快,很快就有多事的人要来赵勇家看那个聋哑媳妇。他们四处打听,然后添油加醋到处传播,嘲笑和讽刺向来都是从一个嘴巴里说出来的。此事一度闹腾的挺大,弄得人尽皆知,以至于后来所有人都默认为赵勇已经把那个哑巴新娘给娶回了家。

冬天的时候,乡下人聚在一起闲聊,总是会提及这对婚事,他们用开玩笑的口吻调侃着,

“娶回来一个哑巴,哈哈,娶回来一个哑巴”

这事折腾到最后的时候,赵家那些长辈也只得拉下面子,吞吞吐吐的说,

“这样的事总是不合体的……怎么能娶一个不会说话的女人……但只要有子嗣,也是可以的……这终归是件喜事……”

可怜的男人只有配更加不幸的女子,这是共识。

事情暂时这么定下来了。现在,就只剩下赵勇的态度,但要让他甘心娶一个哑巴回家,也绝非易事。整个冬天,赵勇亲叔叔一家都在游说他,跟他分析利弊,让他一个人待着,去慢慢进行思考。偶尔他也会耍点成年人的手段,去诱骗、引导赵勇,一步步将自己的亲侄子落入圈套。作为亲叔叔,他有责任让赵勇成家立业,这是他在道义上必须做的事情。而且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监督他,以提醒他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特殊身份。

刚开始时,赵勇生硬的拒绝此事,他语气坚决的说,“我不答应这桩婚事,绝不答应”。

年轻人总有自己的想法,他血气方刚,自然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中意的姑娘。虽然赵勇失去双亲,家里无依无靠,但婚姻意志总归是自由的,可他的亲叔叔却不这么想。他此刻只求这个爱折腾的亲侄儿尽快结婚,好了却心事,然后整个家族也就都安宁了。再者,婚姻这种事在乡下人看来压根就无足轻重,选择跟谁结婚,跟谁过一辈子都差不多。乡里人压根就不懂得浪漫,更不懂得享受。跟哪个姑娘婚后相处都是一样的柴米油盐,都过着那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生活。

结婚就等同于传宗接代,除此之外再别无意义。

为彻底说服侄儿,亲叔叔站在道德制高点,以一副养育者的姿态,苦口婆心的劝说赵勇,

“在乡下,过了三十岁还未结婚的男人比比皆是,他们的父母长辈可为此而操碎了心。要是一个男子在有生之年不能为祖宗传下子嗣,延续香火,那是最大的不敬,这样的不孝子孙会把父母给活活气死。要是先人们在天有灵,看到后世子孙如此,肯定会悔恨不已“

赵勇沉默不语,他明白这些话就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接着,他的亲叔叔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要时还会拿出那去世多年的亲哥哥出来,拿死人的遗愿来吓唬他,开导他。尤其是那套繁杂的封建思想约束,信奉鬼神是中国人的心态,特别是那套在世子孙若不能光宗耀祖,那么失去的亲人灵魂便永世不得安宁之类的话。这类传统迷信在乡下极其有份量,所有人都在照此生活。当一个长辈拿去世亲人的声誉来劝导在世者,希望以此指引后辈们的生活,这些传统古训几乎没人敢拒绝,因为那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精神压迫。

这样元旦过后,赵勇总算是稍微松口了,他答应跟那个哑巴姑娘见面,然后两家人坐下来共同商量婚事。

到了两个年轻人见面那天,赵勇依旧是一言不发,他既看不上对面那个姑娘但又不觉得哪儿不好。他对生活早已麻木,浑浑噩噩过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既然长辈们都看好这段婚姻,那么就必然有其正确的地方。或许就如同周围人说的,婚姻压根就没有意义,纯粹就是个无奈的男女组合。

娶个二婚的女子人人反对,但面对个终生不能说话的哑巴,却所有人拍手称赞,这就是道义之父们的主意。

跟之前一样,婚事全由赵勇亲叔叔做主。两方家长谈妥了条件,媒人索要一千块中间费,女方家长要求两万块嫁妆,其他别无所求。到了农历新年刚过,他们就正式结为夫妻。

婚礼办的并不隆重,但总算是走完了个仪式。所有人都赶到赵勇家里祝贺,大家心里都清楚彼此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们哪是诚心诚意的要来祝福,但看到一个落魄的孩子终于成家立业了,总是有些惊奇和叹息的。对周围人来说,他们可都是正常人,而赵勇却个是不幸的孩子。大家都在心里上自动认为对方低人一等,但如今看到身世可怜的人都结了婚,心里也却不是一番滋味。在乡下,虽然一个孤儿娶回个哑巴,在面子上挂得住,但有些人始终要四处嘀咕传播。

在这群人眼里,不幸的人最好永远都保持不幸,这样才能让周围人始终怀有怜悯和恻隐之心,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害怕那些命运悲惨的人忽然翻身,某天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们最担心生活被超越,转而自己沦落成这个世界最底层的人,那才是最大的悲剧。对普通人来说,他们认定的命运就是不思进取的,不可逆转的,但凡不幸者摇身一变骑到了自己头上,那将彻底颠覆他们的人生观。

在他们眼里,不幸的人就得永世不得翻身。因为一旦这群人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他们就是生活最底层的人了,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讽刺。

只要有人生活的更加悲惨,那么就有足够的底气去嘲笑对方。反而人们最怕的是那些天生命运不好的人,他们原本生活艰难、可怜兮兮,却突然某一刻改变运数,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甚至到了普通人之上。这才是最让他们受不了的,对他们来说是不亚于在精神上被杀死了一次。

人们一旦把自己认定成道义之父,那么就得终生保持高高在上的幻想。他们在心底不愿看到别人过上美好生活,哪怕让那些不幸者的命运再增添一次灾难。

自从那个哑巴新娘嫁入赵家,整个山村都变得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拜访,他们好奇赵勇一家怎么跟个哑巴生活,想着他们怎么沟通,怎么培养夫妻感情,怎么烧菜做饭、怎么家庭和谐。所有人都在盯着赵勇,观察和传播他的点滴生活,此刻他成了这个封闭小山村的明星人物,大伙都在背地里议论他。上一次出现这种事情还是在赵勇失去双亲时,那时候人们嘴里满是可怜、不幸和叹息,而如今却变成了嘲笑、讥讽和瞧不起。一个孤儿配个哑巴,这可真是绝配呀。

婚后一个月赵家就传来了好消息,那个哑巴新娘怀孕了,九个月后一个女婴降落。所有人都感到好奇,都想去亲眼看看那个孩子,瞧瞧她是否跟常人一样,是否也有眼有鼻,四肢健全。

一个哑巴生下胎儿,这在乡下绝对是轰动一时的大事。

大家都在心里这么想,一个哑巴母亲是绝对生不出个正常孩子的,但既然胎儿出来了,那么就必定伴随某些天生的缺陷。他们在想这类人生下来的孩子会是怎样,是天生不会说话呢,还是个四肢怪异的畸形儿。

村里人前脚接后脚的往赵勇家里跑,全都是那副好奇没见过世面的神情。不过这次的男女立场可翻转了过来。女人们仗着天然优势,直接跑进产妇房间里,争吵着抱起孩子看,男人们则只得在外屋焦急等待。

妇女们围成一圈,把孩子来回传递,反复甄别检查。在她们心里始终是这么想的,一个哑巴生下来的孩子肯定也是不健全的,那孩子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样,她要么也是个哑巴,要么就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一个没有双亲的孤儿和一个不能说话的哑巴,是决不能生出个健康孩子的。

那几个女人把孩子回来翻看,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这弱小的肉体被仔仔细细捏了个遍。可是没有,啥也没发现。相反,这孩子有时候还会眨眼,还会咿呀呀的发出一点声音,是个完完整整的健全生命。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起来,

“快看,她刚才对我笑了,这个小家伙居然还会笑”

马上,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哄然争吵起来,女人们一哄而上,叽叽喳喳,谁也没有听谁在说。外屋的男人呢,就显得更加焦虑不安了。他们只能从那群女人的吵闹声中,去独自猜测究竟生下来一个什么怪物。

孩子健健康康,让所有人都感到失望。虽然大家脸上都怀揣着笑容,但没有一个人心里是真正开心的。

一个孤儿居然会有子嗣,真是气人!

因为赵勇的不幸,人人都在思想上怜悯他。同样,因为赵勇的可怜,人人都在心里瞧不起他,都要想方设法毁灭他。这就是周围人的道义。

面对弱者,所有人都可以欺负他,就连生活在最底层的人都有底气来压榨他,看不起他。他们一面在道义上把自己拔高,一面又在精神层面瞧不起他,甚至希望对方命运永生不要翻盘。

在封闭的小山村里,人们信息闭塞,娱乐方式有限,平日里的消遣无法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四处打听别人家的私事,然后聚在一起讨论,用他们那有限的智慧来评论是非曲折。他们的日常活动就是如此,到处传播一些惊悚骇人的新闻,例如这家老人去世了,那家刚生下个宝宝,又或者某某考上了大学,某某在哪儿发了财。他们的生活平庸至极,毫无波澜,一件事情落幕就等着下一起传闻。他们从未真正想关心谁,无非是盯着这家的不幸然后去探讨另一家的丑闻。

村里人闷闷不乐,就像是遭遇了个巨大的挫折一样。接下来几个月大家都心事重重,欢乐不再。

孩子出生后不久,赵勇就跟着老乡出去打工了。如今他二十七岁,再不是十年前那个精力充沛、可以没日没夜干活的小伙子了。他上了年纪,思想腐朽堕落,对周边的生活积怨越来越深。他娶个媳妇,生下孩子,却就好似恶梦一场,察觉不到任何乐趣,反而被日子压的喘不过气来。他总有个错觉,那就是被别人活生生的推到了现今地步,自从他的双亲去世以后,周边人给他出的各种主意,那些表面上看似美好的、合情合理的东西,实际里却都在压榨他的意志。但从世相来看,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大家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谁都一样,谁也没有特权违背反抗。

农大矮个子
农大矮个子  VIP会员 做市场的,编故事的,写小说的,搞哲学的

最后的真相

到处旅行的姑娘

意外小事

好运气

临时替代者

相关阅读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