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

2020-12-13 13:04:45

世情

1.家族树-FamilyTree

十岁那年的暑假,我带着一袋五十公斤重的大米,坐上了长途公交车去姥姥家。没错儿,是五十公斤。我清楚地记得两个小伙子费了好大劲給抬上车的。那时的家长心真够大,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他们就敢这样放一个小丫头单独出门!

我记得随身带了本《西游记》,看两眼书,看两眼大米,越看越发愁。在我眼里它就像一座山一样戳在那儿,纹丝不动。再过三个小时就到地方了,我找谁搬它下车呢?

还好舅舅接到电报,等在终点站了。我担了一路的心总算放回肚子里。

跟着舅舅的自行车慢慢往姥姥家走,我忽然有了新发现:“舅舅,你们这儿的人吃猫的头啊?太恐怖了!”

舅舅有点懵:“谁说的?”

我指着墙上的字,一字一顿念给他:东关老王批发猫头,量大优惠。

“还量大优惠?孙二娘开店哪?这得杀死多少只猫啊?”

舅舅笑了:“你的小脑袋想哪儿去了?那是猫头冰棍儿!”

那年夏天

舅舅送我到家,赶紧下地了。姥姥见我来了,用大瓢舀了一盆儿白面,“端上,咱们街口压面条去,后晌吃。”我试了试,那个大瓦盆可真有分量。今天点儿背,刚把大米解决掉,又得端着这个大瓦盆儿满街跑。

太阳火辣辣的,晒得我眼冒金星儿。姥姥的小脚儿比豆腐西施走得还快。我一边使劲跟着走,一边气喘吁吁地追着她问:“姥姥,您怎么不自己擀面?我妈就会擀,省得端着个大盆儿出门儿。我快热死了!”

“机器压的好吃。”

“我看是您懒吧。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我妈那么勤快了——她的妈懒呗!俗话说,懒妈带出勤快闺女。哎哟不行,我得歇会儿,这盆儿快砸地上了!”

姥姥又气又笑,“我看你才懒,咱们这叫隔辈儿遗传!我快七十了,这辈子还没人敢说我懒呢。我知道你妈为什么送你来我这儿了,准是嫌你话太多!”

我气哼哼地回答她:“隔辈遗传!”

我们祖孙互瞪了一眼,一起笑了。

姥姥家是村子里老住户,辈分颇高。一路上邻居们过来,有叫“姥姥“的,有叫”舅奶奶“的,还有叫”姨奶奶“的。听得我晕头撞向。他们似乎自有一套体系把所有的人都装进那个庞大的家庭树里去。而且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根枝杈上。

那年夏天

大家都对姥姥毕恭毕敬,我也收敛了许多。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过来,先是叫了一声“太姥姥”,又转过头对我说:”姨,你啥时回来的?”

他和姥姥都表情平静,神色坦然。似乎一个大老爷们儿管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叫“姨“是天下最正常的事情。我强忍着笑,把那个大盆交给他,“那谁,大侄子,你帮我端会儿行不?”

回来的时候我被姥姥骂了一路。我不能叫他大侄子——叫也是大外甥,要叫他名字才算尊重,他毕竟是个成年人了。刚才我把人得罪得不轻。农村称呼人的潜规则实在太复杂,太微妙了。

后来我学了乖,遇见人先问,“我怎么称呼您?”对方如果是个大妈就惨了,光村史就能讲半个时辰。我只耐心等最后那句,“前街的宝根儿是我侄儿,你就叫我三婶子就行。”那么我就多个三婶子。

2.我原本是个说书人

那时的河北农村生活方式简单,超市是没有的,买东西要赶集。每逢农历四九,就是集日。集上卖的东西从农产品到五金工具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下一个大集适逢庙会,姥姥一早就给我梳好小辫儿出门。到现在我还记得她下手多狠。

为了让我仪容整洁,她把我的两根麻花辫儿编得紧紧的,像小闹钟似的支楞着。我的眼角就跟花木兰一样往上吊着。现在的女明星打什么玻尿酸啊,送我姥姥那儿去梳上这么两个小辫儿,保证她们面部皮肤紧致。

那年夏天

姥姥这才满意:“城里梳的那个马尾辫哪有这个好看!”我的脸被辫子揪着,也做不出什么表情,只好同意呗。

到了集上,我如入宝山,什么都看着新鲜。原来卖韭菜是这样打捆的,一根稻草麻溜一转,啪地往地上一跺,一小捆韭菜捆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原来驴肉是这样横刀切竖丝,然后塞进火烧里,此地的人为什么非得吃驴肉呢?有那么多驴宰着吃吗?我得找舅舅问问,是不是我又听错了。原来——不好,姥姥去哪了?

姥姥正忙着买个大笸箩,等她千挑万捡,买定离手,我们已经走丢了。

饶是那个年代没听说拐孩子的,姥姥也吓得不轻。街坊四邻都招呼上了,大热天的,人人急得一身汗。姥姥已经开始哭天抹泪了,“我跟我女婿怎么交代啊!”

直到下午两三点钟,邻家的叔伯哥才把我找着。用他的话说,“好找,集都散了,她那儿还围着一圈人,正给人家说书呢!”

我补充说:“刚讲到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巡山归来,这不你就来了。只好下回分解。”

姥姥一听,火更大了,“我急得上房,你还下回分解!你卖艺呢?”

我想起来了,赶紧掏兜:“还真有人给我几个煮鸡蛋。说我可怜不待见儿的。我忙得呀,还没顾上吃呢。”

后来姥姥发现我不容易丢了,总有街坊问她,“听说你家来了个只会说普通话的小妮儿,专爱给人讲故事?”姥姥说:“还真有人爱听你说书呢?”我说:“还不是因为您这俩小辫儿,十里八乡独一份儿!”

我把煮鸡蛋献给姥姥,就像小猴给猴王孝敬鲜果一样,但是姥姥一个也没吃。原来她是给我表哥留着呢。

表哥比我大一岁,他是姥姥的孙子,属于嫡系部队,因此得到了两个煮鸡蛋。我只到手一个。

姥姥说:“他是男孩,正长呢。”

我一听就急了,“啊?女孩就不长是吧?你不稀罕我,我不跟你过了,我找我大姨去!”

大姨家离姥姥家不远。她听说原委后苦笑不得:“你姥姥就这样,她从小偏向你舅舅,不疼我和你妈。”

3.十岁女孩的生意经

我把《西游记》放下,看了一下大姨家的房间,准备正式安营扎寨。那时河北农村住房多半是四合院,有围墙大门,院子里一溜五间朝南平顶正房。正中是灶屋兼饭厅,左右为卧室。

大姨家格局没有问题。就是一个字,“乱!”吃完的碗居然在卧室桌子上。一把锄头放在大灶旁边。我刚才进门的时候踩到,那把锄头应声而倒,很是吓人。客厅桌上一把大剪刀和小孩的袜子堆一起。

我问她:“我能帮你收拾屋子不?”

“这屋子不挺干净吗?你不嫌热?歇会儿吧!”

“大姨你家这屋里没法呆啊。我越看越热,心里热。”

大姨也有点挂不住了,“这孩子还真挺事儿呢!你爱收拾就收拾。”

我觉得工程有点浩大,就把大姨家的三个孩子都召来,给他们布置任务。

他们不干:“我们都在大门洞儿挑冰棍棍儿呢。你也来吧,那儿有穿堂风。”

那年夏天

我不得已,祭出法宝,把姥姥家带来的煮鸡蛋掏出来,”干活儿好的,吃这个鸡蛋。”

姨父下午回家,给大家买了烧鸡和西瓜。我们欢呼雀跃地迎上去。他看了看房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看看这堆娃儿,都是自家的没错儿。这才确定没走错地方。

大姨也迎上去,很满意地说:“这群小把式忙了一下午呢!”

大姨家的人显然还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新的科学收纳方式。我每天都需要回答无数次问题:“我的镰刀呢?我的图画书呢?我的针线笸箩哪儿去了?”可气的是他们问什么我都知道在哪儿,更可气的是他们用完了东西永远不放回原处。每每读书读到高兴处得去给全家人找东西,让我好不气恼。

好在大姨家只有这一个毛病。大姨厨艺甚佳,连普普通通的酸辣白菜都炒得有滋有味。我经常给她帮厨,顺便猛夸她的厨艺。大姨每天被我捧得晕乎乎的。姨父过日子手里没数,总往家里买零食,又有姨家三个孩子一起玩,我在她家过得乐不思蜀。

有一日,大姨忧心忡忡地说,“咱得把玉米麸子上集卖了去。”她看了我们一圈,她家孩子立马摇头。我看她可怜,就主动请缨,“我跟你去。”

到了集上,我明白为什么没人想来。在集上当卖家可一点都不好玩,必须守住摊位。戴个草帽,顶着大太阳,哪儿都不能去。大姨锱铢必较,寸土不让,几个买家谈不拢价钱,都走了。

那年夏天

天已近午,那一大袋麸子还没卖掉。大姨说她起得太早了,回去睡个午觉,留下我看摊。我想机会来了,赶紧把麸子出手,我还可以逛会儿大集再回家。那时候我已经跟着表妹她们把路弄熟,不怕丢了。

一个年轻人溜达了几趟了,我恍惚记得他来讲过价钱。于是我叫住他,“我要收摊了,这麸子便宜卖,你要吗?”他看看我,“你家大人呢?”

“马上就来。现在我做主,别人卖两毛二,我只要两毛一斤。不过不零卖,这一袋子你得全拿走。”

那人倒也爽快,二话不说,找了旁边摊位的人称麸子。不知谁帮忙弄来一杆大秤,估计是称猪用的,只记得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铁钩子。

几个小伙子忙活了半天,才把分量称好。我这边立刻把帐算清,财物两讫,我人生中第一笔生意做成了。

我哼着小曲儿回到大姨家,着实得意,把交易过程娓娓道来。大姨听完,立刻倒在床上,“谁让你做主的?少说也少卖了两块钱!”

我的财迷大姨啊,你真是太不会鼓励团队了!

直到下次大集,她的火气才小了。麸子大量上市,价钱跌下来了。如果她那袋宝贝麸子上集没卖成,那她就得亏十块钱了。

在澳洲读MBA市场营销学的时候,教授在白板上画好图,说明供需曲线和价格变动的关系。然后他问:“谁有具体案例?”我连忙举手,讲述了麸子的故事。麸子英文不会说,临时换成玉米。好在同学们不清楚中国的农时,没人听出漏洞。

教授听得悠然神往,总结说:“这个故事不光解释了供需曲线和价格的关系,还解释了什么叫做创意思维,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周围资源促进商机。”

我顿时明白,最会忽悠的人都在大学当教授呢。

4.玉米啊玉米

盛夏时节,农活正忙。大姨带上我去给玉米施肥。她特意把表姐的长袖衬衫给我穿上。

来到地边,我兴奋不已,告诉大姨我的最新发现:“你们这儿不光棉花长得好,连狗尾巴草都比别处长得高,而且一长一大片!那么齐整,那么壮观,太好看了!”

大姨顺着我的手看了一眼,不明白有啥可激动的,她哭笑不得地说:"那是谷子,小书呆子,我收完麦种的。”

那年夏天

我不再乱发感慨,专心干活儿。这才明白长袖衫的妙用,玉米叶子很锋利的,划在皮肤上一下就是一个小口子,就像纸张划在手上一样。如果汗水流到有划痕的地方,就更痛。

八月的玉米正在疯狂地长个子,每株玉米下面要先挖个小洞,撒一小把化肥仔细埋好,然后侍弄下一颗。

大姨干活儿一把好手,远远地超在我前面。我不记得她家的地到底多大,只记得前面一片无边无际的玉米,绿油油的,永远望不到地头。

终于弄完两列玉米,我坐在地头喝绿豆汤。大姨说:“累坏了吧?你好像比我家老大中用。”

所谓鞭打快牛,就是这个意思吧。成年之后,我总是部门里干活较多的那个人。看来,我的老板们也像我大姨一样独具慧眼。

我说:“第一,我再也不想吃煮玉米了。第二,我再也不会浪费一颗粮食了。这群玉米自己在地里站着跳舞倒是挺可爱的——每颗要喂一口化肥,还不能多不能少,就太烦啦!”

那天回家以后,姥姥来大姨家视察了。看见我被晒得黑不溜秋的,辫子也散了一根,心疼得不行。

她当众数落大姨:“你自己的孩子都不去,这个妮儿还没玉米高呢,跟着你下地!有你这么当姨的吗?”

我赶紧帮大姨说话:“姥姥,是我要去的,您别说大姨。”

姥姥这才露出一丝笑意:“小倔妮子,不生姥姥气啦?”

我这才想起来,自从上次生气,还没正式跟姥姥说过话呢。果然,姜是老的辣呀。

姥姥说:“跟我回家去。给你用大盆晒好水了,洗个澡,我给你梳头。”

那两根羊角自然又回到我的脑袋上。我换好家常旧衣,和邻居的小姐姐燕子一起爬上房顶乘凉。

房顶上晒着芝麻,淡淡的香味时有时无,让人觉得舒适安心。夜晚繁星满空,熏蚊子的艾条静静地燃着,两个小女孩说着悄悄话。我的四肢酸痛得不得了,很快进入梦乡。

那年夏天

5.乡村小剧院

自从我来了,姥姥家前后院的孩子们也招来了。加上大姨家和舅舅家的娃,每天吃完晚饭都是一群孩子聚在姥姥家院子里。姥姥被我们吵得脑仁儿疼。她把晚饭的饺子汤盛在大碗里,要我喝掉,然后出门找人抹骨牌去了。

我一向觉得饺子汤就是饺子的洗澡水,面目混沌,让人看着就别扭。家里人多嘴碎,我也不敢倒掉。姥姥知道会说:“饺子汤里有粮米儿哪,搁在六零年,这碗汤能救一条命呢。”

燕子姐姐说她看了一出河北梆子戏《打金枝》。我请她讲解了一下剧情。看着这一院子小伙伴,有一个主意冒出来了,我郑重宣布:“今晚咱们演戏!”

燕子姐姐最美,当然是升平公主;小姑娘一大堆,都派去演丫鬟,“春香”“秋香”这种名字随便起。几个嘎小子去演护兵,背上绑上鸡毛掸子当令旗,沿着土炕站一溜。

幸亏姥姥家还留着大土炕,当舞台用再合适不过了。土炕对面是长长的约一米高的大躺柜,可以坐人。我告诉大家躺柜是我们的后台,演员准备出场就在那里等。土炕一旦成为舞台,就是神圣的地方;所谓戏比天大,谁也不许搅场子。

那时的农村没有几家买得起电视,大家娱乐项目很少。天又热,一跑一身汗,也不能玩儿“官兵捉强盗”。这个游戏热闹有趣,人人有份儿,大家顿时情绪高涨。纷纷回家找来道具和行头,好戏即将上演。

有个小孩质问我:“你怎么光在躺柜上坐着,你可以演丫鬟呀。”我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导演,哪儿有空演丫鬟。刚才我要不推你一把,你准得误场。”

燕子姐姐头上裹着她妈妈的裙子,眉毛上抹了点锅底灰描黑,脸上是红对联纸兑水点就的胭脂,端庄无比地坐在小炕桌上,真是美轮美奂。

斯蒂芬.金说写小说要先设置好人物和场景,然后故事就会自然流露。我用儿时的亲历证明,此话果然不假。

燕子姐版本的升平公主坐定之后,我立刻灵感大发,有了新主意——咱们改词儿。我们把邻居的故事放进去,台词儿也演变成乡村版《打金枝》。这样一来,公主不喝茶而喝饺子汤。招呼驸马爷也得说:“二儿他爸爸,你回来了,窝头我给你热在灶上哩。”

大家笑得死去活来,纷纷加词儿,《打金枝》被改得面目全非,村子里的人物被我们逐渐加进去。最让我开心的是,那一大碗饺子汤,也被升平公主当茶稀里糊涂地喝进去了。我要求她表演真实自然,故意多卡了几次。

喊“卡”用的场记板是姥姥家传的加厚平底大铁锅,平时摊煎饼用的。有个小伙伴专司其职,苦等一晚上,听到我说“卡”,他就拼尽全力用擀面杖敲一记。那地动山摇的一响能让他陶醉一晚上。

从此,演戏成了我们每天晚上的保留娱乐节目。一群乡村编剧小伙伴精益求精,天天打磨剧本,不断加戏。《打金枝》已经渐行渐远,剧本渐次演变成生活喜剧。一听到趣事,我们就想法子往里揉。

渐渐地,有大人也来看戏。他们说:“这里吵得房顶都掀起来了,看看你们干啥呢!”

有捧场的,那我们就现场改戏,“砸现挂”。大人们发现自己的名字上了台,又惊又笑,忍不住不看。当晚看完,意犹未尽,第二天准时出现,还带着蒸地瓜煮花生什么的犒赏演员。

在文娱生活贫乏的时代,靠文艺表演和写作变现还是比较容易的。

6.卖冰棍儿的小女孩

大姨是整个家族中唯一有点商业头脑的人。虽然她不满意我把她的麸子贱卖了,还是不计前嫌,上门找我合伙做生意。她借了别人的平板车,准备去城关车站卖猫头冰棍儿,特意拉我入伙。

那年夏天

我不记得大姨是否付了我工钱,她只是同意我敞开了吃猫头,还可以带着她家老二作陪。我俩反正是铁杆两姐妹,天天一块儿泡着。与其在家待着淘气,不如出去挣钱。

我趁机开条件,《西游记》我都看两遍了,农村找不到书看,我快闷死了。

大姨是行动派,第二天就带给我一个小包袱。我打开一看:《农村牲畜常见病检查和治疗》《警世通言》《高玉宝》。我边翻遍摇头。大姨只好承认,这些都是邻居大娘们夹绣花样子用的书。

包袱最底下,是一本卷着边儿,十六开本大字印刷的《射雕英雄传》,上册。我看了开头两页,如获至宝,把书抱在胸前再不松开。当时屋外热得像下了火,我心满意足地长叹一口气,只觉心中一片清凉,四周的蝉鸣声都听不到了。

我追问大姨:“下册呢,下册在哪里?”

大姨坦言没有下册。一条街的针线笸箩都搜刮一遍了,乡村图书馆,就这条件。

我捧着那本《射雕》上册,带上我的表妹就上任了。于是城关多了一个商家:一架平板车,上面有个裹着棉被的冰棍箱子,旁边坐着一只书虫埋头苦读,物我两忘。

表妹只做了半天就撤了,我在车上放了一个纸盒,上面写着,“自己找零”。那时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每晚大姨盘点现金,似乎没有太大出入。

一天下午,将近收摊时分,我正在复习黄蓉做叫花鸡片段。想着姥姥家的母鸡岁数大了,要不要拿来试试。只是实在不好意思下手杀鸡。忽然有个阴影挡住了我的书本。我说:“拜托让让,你挡住我了。”

抬头一看,魂飞天外,我爸来了!

不记得那天怎么被押解回营的,只记得被我爸数落了一路:“你行啊?暑假作业也不做,倒学会做买卖了。一个女孩子家,当街卖冰棍儿!我得好好问问你姥姥去!”

那年夏天

我姥姥也不是省油灯,才不怕他问。“孩子自己乐意!怎么着就丢你人啦?当年你娶她妈的时候,拿的彩礼那么少,我也没嫌你丢人。她在这儿才待一个月,长高一大截儿你怎么看不见!”

躲在姥姥身后看着我爸吃瘪,我头一次觉得有个擅长胡搅蛮缠的姥姥也挺不错的。

邻居们听说我要走了,纷纷到姥姥家串门话别。后院的三婶儿很欣慰地说:“以后我可算不用替你收拾柴火垛了。你抽柴火倒没啥,可你每次都掉一道儿。等你明年来,就搂得住柴火了。”

我大概记得姥姥曾经跟我指认过门口那一溜柴火垛,告诉我哪个是自家的。看来我记错了,天天心安理得地使别人家的柴火。这些邻居计较起来,一颗米一把柴都要倒腾半天,这回居然忍了一个月不吭气。

坐在回家的长途车上,我忍住了不敢看送别的人。我跟大姨说:“回吧大姨,有这功夫收拾一下你家屋子。”

大姨说:“你走了,我们又可以随便过日子了。等你下个暑假来给我拾掇吧。”

姥姥扶着舅舅,站在人堆儿里冲我招手。我看见她的小脚颤颤巍巍地站在尘土里,赶紧悄悄地扭过脸去。觉得腿上的书包热乎乎的,我打开一看,里面是手绢包着的煮鸡蛋。

我爸问:“想你妈了吧?过几个小时就到家了。”

“嗯……那时候图书馆没关门吧?我得赶紧找《射雕》下册去。您再不来,我连《农村牲畜常见病》都看完啦!”

那年夏天

相关阅读
请记住我

应届毕业生小一执着追求梦想,为此他不被理解,把自己关在梦想的怪圈里。 年的夏天,酷热的大太阳底下,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片漆黑黑的人海。应届的毕业生,快要迟到的上班族,人挤人、人撞人、人踩人,每个人都为了眼前的目标,坚实地踏上道路不相退让。在此之中,有人跌倒、有人晕厥、有人迷失了自己和道路,附近的他人看见也不会因此停下脚步伸出援手。残酷的夏天只有高挂清凉的夜空的明月才能使人们骄躁的内心安宁下来

风缱绻,刹时花开

书上说,要遇上一个人需要花光你所有的运气,于米诺而言,阿楠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命运 书上说,要遇上一个对的人,可能需要花光你所有的运气,那么于米诺而言,阿楠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遇见阿楠,是在米诺准备结束她十四岁年轻生命的那天。 那晚下着雨,米诺就站在七菩桥上,任秋雨撩拨,浑身湿透。 过往的车辆和璀璨的霓虹将这个城市的繁荣展现的淋漓尽致,与米诺心里的悲凉形成对比,鲜明又残忍。 她抬头看天

霓虹之下

停留与枝头的红枫像是来自太阳的火种,为原本萧瑟的秋增添了几分遥不可及的温暖。临近午夜十二点,北京这座城市依旧不显倦怠,空气里反而增添了白日里也不曾有的别开生面的活力。车水马龙,霓虹万千,喧声躁影,无不昭示着这是一座令无数人艳羡向往的繁华不夜城。 于然正在赶制一份销售报表,原本这是交给新来的实习生做的,可由于任务下达的时间太晚又急着交,实习生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为此经理大动肝火,狠狠教训了他一顿,谁

我那一无是处的妻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一无是处的那个人不是妻,是我!我父母都是老师,母亲还会缝纫,经常给十里八乡的新嫁娘、新郎官裁剪新衣,挣些外快,因此家庭条件相对于一般人家要好上许多,小时候的我常常衣兜里揣着满满的糖块,获得一众小伙伴们的羡慕,对学习反倒不是很尽心。所以初中、高中时都是做老师的父亲想尽办法留了几级才最终考了个大专。在 岁那年大专一毕业,家里就张罗着帮我找女朋友了,希望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我父

新年快乐

新年的钟声敲响前,我们是否能勇敢对自己糟糕的生活进行一次回望? 白色的伸缩台灯亮着,Z型天青色写字台上摆着打开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它缠络的黑色的充电器;右上角摆着一摞书,从下到上依次是《围城》《绿化树》和《当代》;左下角是正用白色充电器充电的手机,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的时间是 年 月 日晚上 点整。 仇亦然神情紧张地坐在黑色现代人工椅上,笔记本电脑屏幕上WORD文档打开着,犹如一张白纸,

药生尘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年我出生在一座破山里,也是我从小待的地方。我从小没了母亲,父亲平日就只懂得喝酒。好在,我还有隔壁老伯的陪伴。 在这座破山里其他都没有,草药少不了,那些草药就喜爱这种恶劣的环境。每天,我就和老伯结伴去山里采药。老伯维持生计,而我渴望着有一天可以去学堂。 我识别草药很快,老伯也愿意带着我。老伯说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这天赋。 一天去集市卖药

缩影

在晓雯这个女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太多女孩的缩影。大学毕业了半年,和同学们的联系也渐渐断了。 十月份宿舍二号床的室友落落突然跟晓雯发消息。 “雯雯,你在家么?” 落落小心翼翼的问,仿佛是怕伤到了晓雯那点点自尊心。 得知了晓雯在医院,晓雯的妈妈要做手术,乳腺结节四级,医生说这个病如果是五级那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癌症了。 落落赶紧发来消息安慰晓雯:“别着急”。 然后又赶忙打字“有什么事跟我说” “你把我当成倾诉

登雪山后她进了抢救室

雪,在拍冷的人眼里,除了冷还是冷;在浪漫的人眼里,除了浪漫没有其他。H州冬春交界的时间,城里万物复苏,春意一点一点抽芽。在城外不远的山上,受不久前大雪的影响,山上仍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 雪,在拍冷的人眼里,除了冷还是冷;在浪漫的人眼里,除了浪漫没有其他。 她,爱登山,爱攀岩;他,爱爱登山和攀岩的她;雪山皑皑,好美!雪山皑皑,他帮她报了名,让她和驴友一起去。他高高兴兴送她去的, 天后接到了医院的电

手机故事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