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婚姻只是一场赌博

2018-12-27 06:51:02

真事

1

在平安夜,我参加了一个主题聚会,遇见了大学时期的老朋友,许久不见难免一番寒暄。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呀?”朋友问。

“新媒体运营。”我怕朋友不懂,又补了一句:“就是写公众号的。”

“哦,原来是大作家。”朋友称赞。

我连忙摆摆手:“千万别,我就是一个码字的。”

“那应该赚得挺多的吧?”

我苦笑:“应该是全中国赚得最少的职业了吧。”

朋友有点尴尬,借上洗手间的借口溜开了。

但我说的话都是实话。

2

每一个没钱又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都幻想自己是一个作家。

我今年25岁,本科外国语专业毕业,毕业之后一心想做文化编辑,现在主要为护肤品公司写产品稿。

What?你一个外国语毕业生在美妆行业写产品稿?

你以为容易?我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找到这么一份工作。

刚进入社会到处跑面试时,我见到HR就说:“我喜欢写作,我热爱文学。”从最喜欢的是王朔,最讨厌张嘉佳,说到获得中国最高科幻奖的应该是倪匡,而不是刘慈欣……

HR冷面逼人,撇撇嘴说:

“为什么喜欢写作?

“你要知道文案和写作是不同的。

“想写什么不是你说了算。

“文案和文采有时候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还希望你有策划的能力。

“好吧,如果文学是你的理想,这份工作可能不适合你。

“好了,回去等通知吧。”

我走出公司的门口,回头看着那些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码字的年轻人,心里有点懵逼:做个有追求的文案有错?

于是我学会下次面试时绝口不提喜欢文学,而是钻研了一大堆运营和推广的知识,生怕HR知道我喜欢写作,进而认为我是一个过于理想主义,不务正业的文艺青年。

后来我到一间初创公司面试,老板是一个从大企业辞职出来创业的中年人。当我像背书一样罗列了一大堆运营推广方案后,老板有点意犹未尽,问我:“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迷途已久的野马,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评价起我最近看的李碧华的《青蛇》。

老板满意地点点头,当场和我敲定了入职时间。他拍着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同事都很随和,进来了我们就是大家庭,大家以后一起努力,一起奋斗。这样,试用期我给你一个月2000,转正再说,怎样?”

那一天是我失业的第三个月,我决定继续失业下去。

时光在奔跑,像一辆列车,“咻”一声飞逝。我想,就一个月,过一个月,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做回老本行——开咖啡店。

没想到一星期后,我被一家护肤品公司录取,职位是新媒体运营。公司老板是一个网红,最重要是,待遇比我之前面试的任何一家都好。

但我还是有一些犹豫,我还是想做和文化相关的工作,写产品说明没地位。最后是室友的一番话点醒了我:

“你不是喜欢写字吗?写风花雪月也是写,写功能说明也是写,目的不也是忽悠人吗?你以为写说明书就不用动脑?人总要生活嘛,总不能为了那一点点自尊心,让家里每个月给你寄钱吧?”

我虽然心有不甘,但想到邮箱里那些石沉大海的投稿,心想:只靠那丁点稿费就能饿死好几次。罢了罢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于是第二天,我便正式入职。

3

本来说好做的是公众号和微博运营,入职后,我才发现自己更像一个网红经纪人。从背着一堆设备跟随老板出去拍外景,到打电话为老板预定出差的租车服务。要么连续一个礼拜写的稿被枪毙,要么一个礼拜没码一个字,干的全是体力活。

我身边的同事都是一群穿着高跟鞋的年轻女性,走起路来一扭一扭,面上扑的粉几层厚,抖抖都能掉渣。她们闲聊的内容永远是什么色号的口红好看,某某直播平台的网红跟自己老板比差多了。这些在我看来一点精神追求都没有,和杂志社里那种学术氛围一点都不同。

闲得无聊的时候,我发QQ给室友吐槽。室友安慰我:“你才刚到公司,不适应很正常,过一段时间就好。”

我说:“我才不想适应。这里的人,俗不可耐!要不是经济形势不好,我才不来这里。一肚子才华无处施展,憋屈!”

室友说:“傻逼,你上班不影响你写作投稿啊,牺牲你一点出去吃喝玩乐的时间而已。”

我想:对哦,上班和写作这两件事又不矛盾。许多作家的正职和文字也无关,全靠私底下用功创作才得以成名的。

轻易说服了自己之后,我便屁颠屁颠捧着提案开会去了。

4

2016年12月,我已经上班半年了。这半年我坚持更新个人公众号,也坚持不懈地给各种公众号投稿。虽然基本上是屡战屡败,但慢慢也养成了一种写作习惯。不计较阅读量,不计较粉丝,自己写得开心就好。

后来,广州本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公众号录用了我的投稿,还想签我为特约作者。说实话,作为一个十八线开外的非网红码字狗,看到这种简单粗暴的约稿,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刚开始时,无论编辑如何约稿,提出修改意见,我都不会反对。你说爱咋改就咋改,你高兴就好。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不是每个编辑都懂文字鉴赏。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有时候还不如我的普通读者来得中肯。回想起我当初面试时HR的用人标准,也不足为怪了。但这时候编辑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也只能默默忍受。

在编辑轮番的糖衣炮弹下,我竟然还糊里糊涂答应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例如:即使我成为了公众号的签约作者,也不代表就有固定的产量,有时候好几个月没有我的作品发布很正常。

因为我一旦发表文章,公司就必须付给我一笔可观的稿费。一个月我产出两三篇,收入已经达到一个正式员工的水平。

但如果公司让内部员工自己写,无论写多少篇都只需付他们固定工资,因为这也是员工的日常工作内容。等到正式员工没空或者实在写不出了,这时候才轮到签约作者上场。

所以签约作者有时候就是个替补。我为此特意翻遍这个公众号,果然好些个签约作者露过一面就再无踪影了。

再者就是一些龟毛条约。我遇过某些公众号不付稿费就算了,打赏费也要扣掉百分之六十。我的文章一经发表,版权就只归他所有,连我的私人公众号都不得转载,基本上是白写给他。

好不容易文章发表了,拿个稿费也是曲折。要带上身份证双面复印件和银行卡,亲自到府上找编辑,编辑等到下个月的15号再把稿费打给我。

才几百块钱的事,就不能干脆点微信红包给我么……

5

自媒体泛滥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写字的人。

1980年,我国的稿费标准早已达到10元/千字。几十年过去了,你翻翻一些公众号的投稿须知,会发现稿费标准竟然退步到3元/千字,好一点的能给到100元/千字。我惊讶文字在中国已经贱卖到这种地步。

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在这个时代,只要长得好看点,阿猫阿狗都能称之为作家。而且互联网的版权意识薄弱,只要Ctrl+C就能复制别人的劳动结晶,变成自己的成果。好文章的标准已不是内涵和辞藻,而是炒作和营销的效果,不能转化为钱的都不是好文章。

当然,如果你能遇到把文字当情怀的好东家,你也能成为一名好作者。但我觉得这除了自身文字功底够扎实之外,运气和机遇也很重要。

所以别叫我作家,连作者都不要,我就是个码字的。

相关阅读
珍珠藕丸子:一份关于母亲的记忆

在乡人的回忆里,有关大舅公“吃”的事迹,则出现在那次著名的“吃猪肉”比赛里。

老二

由于我是二胎,家人都希望是儿子,我每天都在忐忑。我是妈妈,不能要求我肚子的孩子是男是女,只希望她平安,甚至晚上都睡不着。

校园霾

听到这里,我总是仰天长叹。老爸呀,出去了,还回来。你不为你自己想,还为我们想想啰,说不定我们也是大官的崽女哟!

我的精神病父亲是个英雄

也许温先生不好,不高不帅不富有,可他脾气好,对我好。

父母爱情

荷兰那种“性爱至上”的观念,也是让我醉了。

无妄之灾

黑社会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其实,我拼命考上大学,就是为了结束与黑社会为邻的日子!

有借有还

当时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想和他在一起。我没有和爸妈说我网恋了,只说想去北京工作,没有等他们阻拦就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回不去的时光

“妈妈,九斤又打我啦,妈妈,你看看他。”我面对他们冲突的一贯方式就是自己解决,所以,六哥思索几天后,决定——以暴制暴!

青春里

老妇人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敲着葫芦瓢抢救那只小黄鸡。直到幕色降临,我看到瓢下的小鸡彻底死去,我们才悲伤地道别。

山外人

八溪村,是即墨县下属的一个山中小村。它藏身在十万大山深处,离最近的苗寨也有三座山的路程。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