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亿人患鼻炎(含抑郁症)!我与过敏性鼻炎的第五个年头……

2019-10-16 16:47:39 作者:手机用户14829

近期,由北京同仁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张罗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过敏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近6年来,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患病率从11.1%升至17.6%,推测患病人数增加1亿。保守估计,全球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超10亿。

过敏性鼻炎看似是小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成为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引路人”。

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鼻炎类型之一,是免疫力失衡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每10人中就有1~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炎。

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70%会影响睡眠,94%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全球过敏调查发现,过敏让人感觉缺乏吸引力(72%)、易怒(58%)、不健康(46%)和悲伤(30%)。我国超40%的患者承认过敏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社会互动和恋爱。

我与过敏性鼻炎的第五个年头……从大学时期开始,刚开始就以为是单纯的感冒。症状就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子痒,可能年少无知,也可能并不怎么严重,就没有怎么在意,也没上医院看。(最初怎么患上鼻炎的我也不是太清楚了,有可能是接触了家里的宠物,对尘螨过敏)

我说下我个人的症状,也可是大多数人的症状,可以作为参考

首先并不是每个月都严重,相对大多数几个月都会比较稳定。下半年复发比上半年可能性要大。晚上比白天更严重。轻者流鼻涕、鼻子痒、打喷嚏严重者时流鼻血伴随眼睛痒,耳朵鸣痒。除了严重影响生活作息。也会严重影响你的面容感觉就像嗑了药,眼睛红肿带血丝,黑眼圈很重,整个人精神状态就很差。

过敏性鼻炎作为免疫系统疾病,和身体免疫状态有关。身体机能条件差时,容易发病,身体状态好时,就不容易出现症状。为了远离流涕不止的苦恼,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关于作息不足

第二点关于尘螨过敏

第三点关于饮食辛辣

第四点关于运动缺乏

第五点关于换季鼻腔干燥

第六点关于心理调节和注意力转移

关于这六点具体我阐述一下:

第一点作息主要是指晚上不要熬夜尽量就是11点之前要入睡了。

第二点尘螨过敏棉被要晒,被套要勤换,该晒晒,该洗洗,最大限度杀死那该死的尘螨。也记得整理这些时要带口罩,要不然你连打十几个喷嚏都不够,宠物的话最好是不要养,但是我个人是养了一只斗牛,就尽量避免亲密接触吧!

第三点少吃一些火锅烧烤对咽喉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可以吃一些葡萄,橙子猕猴挑补充维生素,有说吃葡萄对鼻炎修复好。

第四点运动增强体质是提高免疫力最直接的办法,可以选着跳绳和跑步全身运动的项目

第五点换季的时候所有衣物都要晒晒,保持室内温度湿润,鼻腔湿润。

第六点就是心里暗示和注意力转离;暗示自己不要手贱去碰脸上任意五官,然后多听听音乐、电台、电影、看书保持心情怡悦。

再提几点生活中的小细节:勤洗手,不要用手抠鼻子,揉眼睛再难受不行,最难受的时候可以用生理盐水洗鼻和冲洗眼,浓度要低;也可以用六月霜煮开放凉水冲下眼睛。我自己冲洗后会很舒服,尽量不要用些滴眼液。可以多晒晒太阳,多用艾草或者生姜泡泡脚,微微出汗为止。

外出注意两个细节:

出门最好佩戴口罩,避免花粉接触鼻黏膜。

开车时别开内外循环,以免含大量过敏原的空气进入车内。

我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首先我觉得药物治疗的复发性太大,第二点就是不安全因素(激素或者产生依赖的成份)

我所说的药物治疗指的是医生给你配的鼻子喷雾、药片、滴眼液都可以产生抗生素的药物。

严重时的时候我肯定是触碰了我以上阐述的几点。

我随身就会用的几样物品实践效果确实有用:

木瓜膏鼻子干燥的时候我就会拿棉签集一点涂在鼻孔内侧,不要太往里面,保持鼻子湿润

纯草本熬制的仓耳油:成分有仓耳子属于常用草木,具有散风去湿护鼻鹅不食草具有护鼻止痒每日入睡前滴2滴。舒服很多。

这个是关于过敏性鼻炎导致眼睛结膜炎,眼角痒揉眼睛不得不说这个重组银子真的巨牛,因为经常痒揉眼睛,眼睛的屏障已经受损了,重组因子这款是修复眼角膜,而且带恢复眼睛屏障的功能的一款滴眼药水。

脱敏治疗

杭州邵逸夫医院的医生说鼻炎不会根治,只有做脱敏治疗才有可能性摆脱过敏原。我稍微解释一下什么是脱敏治疗。首先脱敏治疗是一段长达3年以上的慢性免疫治疗。用低度的过敏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再不断加大过敏原的浓度,逐渐达到抗原抗体结合高饱和度,这样当外界的过敏原在进入体内时,将不再产生变态反应,从而达到过敏体质的非过敏状态。脱敏分舌下含服和肌肉注射,则者选前,重则选后。

过敏与抑郁“本是同根生”?

微生物与过敏症

其实,近年来一直有医学研究发现,越早接触微生物可有效预防孩子患上过敏症及哮喘等疾病,且将有利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并解释了其中的原理。

慕尼黑大学儿童医院哮喘与过敏部门的主任穆蒂乌斯(ErikavonMutius)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了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并且越早接触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最新研究的结果显示,宝宝第一年接触到越多的过敏原,日后过敏的几率越低。41%不过敏和不哮喘的孩子生活在充满过敏原与细菌的家庭里,而只有8%的孩子第一年接触了这些物质后遭受过敏和哮喘的困扰。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符合“卫生假说”,即在过度干净的房间里生长的孩子更易发生过敏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没有足够的机会来面对过敏原,以至于日后碰到过敏原时更易被影响。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中医学更是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临床经验总结。

微生物与抑郁症

英美两国一项联合研究显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适量暴露于多种微生物及其抗原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严重抑郁障碍(MDD)。论文发表于《ArchGenPsychiatry》。

研究者经检索PubMed及OvidMEDLINE上与免疫功能、卫生假说及MDD相关的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对与MDD有潜在相关可能的免疫变量数据进行了回顾研究。

结果为,经共同进化过程,多种微生物可“训练”人体免疫系统对许多潜在促炎(但无威胁性)刺激因子产生耐受。缺乏对多种微生物的暴露,可引起致抑郁细胞因子基础水平升高和脆弱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物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了抑郁的发生。

埃塞克斯大学的完成并由心理健康组织“心灵生态疗法”出版的研究显示,在大自然中漫步能减少71%的参与者抑郁。研究人员事先已经知道,体力活动能减轻抑郁,所以他们设立一个对照组,让参与者在一个购物中心散步。结果购物中心步行者中只有45%的参与者减少抑郁,而其中22%的人甚至感到更郁闷了。

其他研究也显示,重新接触绿色可以帮助解除抑郁,提高能量,促进整体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正如美国作家理查德·鲁夫,在他《自然的原则》一书中所说,生活在高科技社会的人经常遭受他所谓的“自然缺失症。”

“腹者,生之本,故为百病之根,是以诊病必候其腹。故多脏器之腹部,其所发生之病亦比他部为多,且此部之病多为他部病之原因,亦必然之理也。不惟如是,此腔中之胃、肠主全身之营养,若此等脏器有障碍时则影响必及于全身,是以此部特别重要。至胃、肠之摄收饮食物,则有习惯、嗜好之异,人各不同,则其为病亦因人而殊、复杂多端,亦必然之理也。肠管为身中最大、最长之下水沟,为排泄饮食之渣滓及毒物之任务。若此种作用障碍,工作不能如常,则毒物不能排泄而反被吸收,即现自己中毒证。以余之实验,一般所谓原因不明之多数疾病,类由于自己中毒证。梅溪尼可夫氏云:「人类之夭折,多由肠性自己中毒之故。」实为余说之确证。中医方中下剂之多,宜也。”

下面几项新近的研究成果,从饮与食多个方面更具针对性的证实了古老的中医临床诊疗沉淀出的智慧,尤其是汤本求真探索得出的结论。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U.S.NationalInstituteofEnvironmentalHealthSciences)对26.5万名年龄在50-71岁的老年人进行研究,掌握了受访者在近10年里饮用过的饮料,以及饮用频率等资料。结果显示,一天喝超过4罐软饮料,抑郁风险比完全不喝的人要高30%。喝普通软饮料的人比完全不喝的人患抑郁的风险要高22%,而喜爱“无糖”饮料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更高,比完全不喝的人高出31%。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与抑郁、肥胖、糖尿病、大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通过操纵微生物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但西方科学的研究方式,让全球的人们似乎都在走着本末倒置的路,那就是抛弃乡野,挤进城市,在城市里自以为是的操纵微生物,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其实太多不可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食物养一方菌。只有摄取多种食物,才有利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化,而长期偏食,则会导致菌种比例失调,容易引发过敏以及肠道疾病。

长期爱吃西式加工甜点、油炸、高热量食物的人,罹患忧郁症的机率会比一般正常饮食的人高出两倍之多,且会因为吃下过多的热量而导致发胖。

应该说,中国三十多年来飞速发展中人的身心变化,尤其心理疾病、自杀等随之日益增多,不无痛苦的反向证实了以上科研结论。当然,这些研究还只是集中于微生物这个侧面,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学所涉及的生命科学、人生智慧,以及与西医不同的“脏”的观念、心里藏鬼等林林总总的影响还有待于更宏阔的研究、思考核积极探索。

相关阅读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