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的13岁男孩

2018-12-13 12:02:51

真事

前言:

【女司机故事集】是8分实写2分虚构写作故事,故事多为亲见亲闻。故事没有真假,没有对错

--------------------正文--------------------

婚姻生活的壮观,不只有男女双方的博弈。有时候,被生活过早催熟的孩子也会参与进来。

1

又办完一个案子。

我走出法院,低垂的雾霾堵在前面,我吁了口气。这个离婚案都一年多了,终于搞完了。

我踩着8CM的尖头高跟鞋歪歪扭扭地走,每次迫不得已穿高跟鞋,我都忍不住在心里咒骂。“这踩的哪儿是鞋啊,简直是针尖。”

不过,自己买的恨天高,疼也得咬牙走下去。

上了车,我把包扔在后排,踢掉了高跟鞋,踩上我舒适的平底鞋。拧开音响,重金属音乐轰隆隆地响起来,我跟着音乐摇摆。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狂嗨一个星期,爽!

车上了三环,我脑子里筹划着美好假期,兴奋地直甩头。

正在此时,手机响了。

“您好。请问是蒋姐姐吗?”清脆的儿童声从电话一头传过来。我关低音量,又看了眼手机屏幕,是个陌生的座机电话。

“你是?”

“蒋姐姐,我是杨爽的朋友。”

我脑子瓦特了一下,杨爽,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我神经大条,常忘记很多人,尤其客户。

“北京区二中的杨爽,您帮她妈妈办了离婚的。”他提醒。

区二中?哦,我想起了。小孩口中的杨爽是我今年1月做的一个法律援助,女孩儿家境贫困,母亲是聋哑人,和妈妈相依为命。她妈妈想跟爸爸离婚,并要一笔赔偿款。

意识到是个小孩,我立马声音软了下来:“我知道了,那你找我有事儿?小朋友?”

“我想,请您帮我打官司。”

我是蒋晨,1986年生,上个月刚过完32岁生日,一个半路出家的离婚女律师。

“姐姐要去度假了。等姐姐回来找你哦!”不管是谁,打扰我的假期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的。

说了抱歉,我直接挂了电话。

这事儿要是搁在五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我肯定立马嘘寒问暖,恨不得一腔热血都奉献给维护社会公平和,誓死捍卫女性权利的大爱事业里。

现在,我依然是个一心一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好律师。但公平和正义?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太高大上了。

高处不胜寒,做个俗人挺好。

所以每办完一个案子,我就只想好好享受假期。

2

车下了四环,拐了两个弯,到了我高档小区门口。停车杆刚开了一半,我的刹车刚松开了点,突然有人冲到了我车前。

一个刹车,差点没踩住。我的心到了嗓子眼。

“小孩儿你不要命了!”我摇下车窗,对车头前的小男孩吼道。

他低着头走过来,低声说:“我叫李海,律师姐姐,我刚给你打了电话。”

“杨爽告诉我的,你的车牌和家庭住址。”他说着从手机相册里翻出一张照片,翻过来给我看。

后边车的滴滴声此起彼伏。“上车吧。”我其实很无奈。

我转方向盘,从镜子里看他。蓝色方格衬衫,水洗牛仔裤,小平头,眼睛挺大,樱桃小嘴,脖子上还挂着个亮闪闪地钥匙。

“喂!小孩儿!”

“我叫李海!”他猛地抬起头强调,小嘴嘟着。脸上的线条很清晰,带着点倔强的感觉。

我一愣,“哎呀,就是个称谓嘛?你叫我喂,大人也可以啊!”

他瘪了瘪嘴,大概是嫌我粗鲁。继而又低下头,换了个语气:“我叫李海,不叫小孩。姐姐。”

“行行行,李海你好。那个啊,姐姐不是不帮你。”我话刚说了一半,他就打断了我。

“姐,您就帮我吧。我妈妈快死了,如果您不帮我,您就是见死不救。杨爽说您是有正义感的人,不会见死不救的”

不得不说,这句话实在高明,首先肯定了我的正义感,然后又带这个罪名,让我骑虎难下。

对我这个耳根子软的人来讲,说软话对我有绝杀效果。

“这么严重?那你说说吧。”车停好,到了我家。这说到生死的事儿,我也有点好奇,难道是个大案?

他在门口,我已经进屋了,我把拖鞋扔了过去。

他低着头,盯着拖鞋,半天没进屋,我正奇怪,听到他低声说,“姐姐,还有其他拖鞋吗?”

“就是那种前面能包住脚的拖鞋。”他用手化了个弧度,比划着,补充说。

奇怪的小孩,这什么癖好?我又掏出一个拖鞋扔给他。

后来他出门我才发现,原来他两个袜子前面都磨出了几个洞,指甲也很长了。

“我妈出车祸后,生活不能自理,也不能说话。而且左腿截肢了,我爸把肇事者给我妈的赔偿金偷偷领走了。我妈的药快用完了,我爸不给我妈钱,也不给我生活费。所以姐姐,你能不能帮我要回赔偿金?还有,帮我爸妈离婚。我想好了,我跟我妈。”

李海一口气说完,流利的程度让我惊讶。真的是一口气说完的,案情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大案。但是他语调平静,没有太多的悲伤,这让我很惊讶。

表达生活的灾难时,越是不动声色,就越让人心疼。何况是个小孩儿。

说完,他右手攥着脖子上的钥匙。他拽的紧,脖子上勒除了一道儿红印儿。

我试图递过手去摸他的肩膀,他往后躲了一下,大眼睛扑闪着看向我。

空调的冷空气正挤满房间,我看着小孩黑黢黢的小脸问,“你几岁了?”

“十三岁。”

3

我到了李海家,一推开门,屎尿味冲进鼻子,我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这是一间半地下的房子,昼夜难辨。不开灯,家永远都是黑的。

李海大步朝前走,熟稔的找到灯,昏黄的灯亮了。眼前的场景令我瞠目结舌。

是的,就是这个词,瞠目结舌。这么多年的律师生涯,没啥是我没见过的,但这是我第一次用到这个词。

我尖细的高跟鞋甚至很难找到一块没有杂物的地面。

房子里堆了很多杂物,满满腾腾。角落里还摆着一盆张牙舞爪的绿植,叶子都黄了,干枯的土渍甩在发黄的墙上。

客厅中央,是一张铺着白色床单的双人床,床单黑黄不辨,上面躺着个短头发的女人。

走近看,她穿着灰色的秋衣秋裤,嘴巴微张着,口水已经流了一枕头,眼神空洞地看着低矮的天花板。

李海走上前,把女人的头放在自己膝盖上,用白色的棉签蘸水涂抹在女人干裂的嘴唇上。“这就是我妈,她已经完全生活不能自理了,离不开人。我学校离得近,中午也回来。”

我点点头,心拧巴了一下。十三岁的我在干什么呢?

“哎呀,小海你学习这么好呢?”我试图转移话题。一打眼,看到了满墙的奖状。

大多数奖状上都写着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看来这个小孩数学学得很好。

“还有很多在那个箱子里呢。”他指着缝纫机下边的一个大个儿纸箱。

说着,他跑过去翻开盖子,举起来四个金灿灿的奖杯,“姐姐,你看!”

“真厉害啊!”我走过去看,奖杯有五六个,下边还压着厚厚的金黄色奖状。

“真是个聪明的小孩啊。”我拿起一个奖杯说。

破败的家和金碧辉煌的奖状互为映衬,看着如此刺眼。

“聪明有啥用啊,还不是过的这样的日子。”他幽幽地说,低着头又去了厨房。

他总是低垂着头,看样子有无限的心事。妈妈丧失劳动能力,爸爸又不管他,他一个十五岁的小孩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确实不容易。

无论婚姻咋样,小孩子总是太无辜。这是我处理离婚案子里的心得,所以我才会放弃我本计划好的假期,来这里帮助这个小孩儿。

一阵塑料纸的摩擦声,我看到他从橱柜里掏出一袋挂面。

“你妈妈现在完全不能讲话了是吧?那她能听到吗?”我问,他摇摇头。

“姐姐你坐那儿吧!”他指着角落里的书桌和凳子。

桌子上是一个作文本,方格子里是好看的字。“妈妈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爸爸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我是世界上可笑的人。”

我皱眉看着他写的三行字,心被什么扎着。

“喵~”一声猫叫,一只橘色的猫从床底下钻出来,我吓了一跳。

“别害怕,他不会咬你的。”李海把面条盛进碗里,一根挂在碗外,他用筷子挑进了碗里。

猫瘸着,仔细看,居然少了一条腿。

“这猫是我爸把腿打折的,他讨厌猫。”李海进了屋,轻轻的抚摸着猫下巴。猫仰着头,咕噜咕噜地叫。

“他打猫,打我妈,还打我。”听着很悲伤的事儿,他却是几乎笑着说出来的。

很奇怪,那抹笑,并没有让我觉得心疼,只让我觉得寒毛直立。

我又看了眼桌子上的作文本,厚厚一本都写满了字。“这个我能看吗?”

“当然可以。您看。”李海眼睛里闪着光,我想是眼泪吧。

这个本子里的内容触目惊心,可见这个13岁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家暴,酗酒,无爱的婚姻。通过小孩的笔,看上去触目惊心。

屋里热气在升腾,看完我一阵阵胸闷。

“喝水吧。蒋律师。”他把一次性纸杯递到我手上。“这个是新的水杯,我放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有客人才拿出来的。”他眨着眼睛说。

不得不说,他的眼睛真大,而且水汪汪的。

“谢谢。”我接过杯子。

昏黄的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我翻页的声音,头上的灯丝丝拉拉的响。

4

自建房二层高,李海的爸爸李昆住在2楼。

“李昆在家吗?”我递了烟给门口的保安。

“在。刚上去。”保安扭头对我笑,黝黑的皮肤,锃亮的牙。我俩蹲在门口抽烟说话。

“这人好说话嘛?”

相关阅读
和我定娃娃亲的男孩

“工作坚决不能换,不能为了一个女孩把这么好的工作丢了……”

你们温暖了独生子女的我整个童年

分别之日来临得过于匆匆,我似乎才刚刚见了她们一面,又要忍受相思之苦。

相见恨早:谨以此文纪念我回不去的青春和错过的你

我曾无数次地想过,如果结婚的对象不是他,那他会不会在婚礼当天来砸我的场。但是,他没有。

我见过的,最像小说的真事

文|水清心宁 学校每年都组织语文老师做当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作为评价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依据之一。其他题都能找到参考答案,唯有作文不能抄袭。这样一来,老师们的分数也就只在作文上拉开距离。没曾想今年刘老师作文得了满分,试卷发下来,很快在老师们之间炸开了锅。大家都说,这样的作文要是我们改,不给零分才怪。作文是这样写的: 坐在老师眼皮底下的,多半是特意安排的学生。长时间地坐在老师眼皮底下,就更有特殊原...

真事件之水鬼

第一次写,纯原创,如有雷同,奇了怪了 1989年 冬,眼瞅着临近春节,各家各户也都忙了起来。不少出去做生意的年轻人也都赶在春节前回了家。村里的年轻人一回来,村里热闹了不少,饭店里也忙活了起来,人都回来了,难免的不聚一聚,多年不见的哥们请喝个酒吃个饭,到了年末也是常事。 这时村里一个混的不错的李玉成回村了。村里不少人去请他去家里喝酒。李玉成仗着自己有几个钱,觉得自己在村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