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道士传奇

2018-12-09 16:14:47

传奇

1.易彭为乌

三朝大臣一朝老,

获罪灭族在今朝。

报恩学子把密报,

藏身龙山把姓调。

相传大明王朝,金鸾殿左班首辅大臣彭阁老,既是三朝元老,又是当朝太傅,年轻的皇帝视彭阁老为左右股肱和心腹大臣。

话说皇帝指派彭阁老,秘密前往前朝京都南京,去调查取证大明王朝某桩冤案。

一日走在夫子庙大街上,刚好让他看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老翁,背上驮着七、八岁的顽童,老翁一边走,顽童一边用手拍打着老翁的头顶,还时不时扯着老翁的耳朵。

彭阁老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他怎能容忍这样大不孝大不敬的行为。

也许是老了,也不知是怎么搞的,不问青红皂白,他马上吩咐手下人,把顽童弃斩于菜市口,以示教育他人。

这历朝历代,何曾见过儿童有罪致死?这一爆炸性新闻憾动了整个南京城。许多人根本不信,纷纷前往菜市口,只见老爷爷哭天喊地,人们议论着,谴责着杀人者。

这是彭阁老一生犯的最大的一次错误,也是最后的一次错误,这一错就真的要了他的命。

原来这老翁及顽童爷孙俩姓朱,又是开国皇帝洪武大帝后裔,这个小分枝,虽于衰落中,但还有至亲内服(相隔五代之内)在南京府衙为官。

关键是彭阁老当时没了解内情,爷孙俩本就是闹着玩的,孙儿拍打爷爷的头,爷爷的手一边托着孙儿的屁股,也一边揪着孙儿的屁股,相互嘻嘻,闹着玩的。

这爷爷哪曾想,还有多管闲事的人,无由来地把亲孙儿杀害了,这怎么对得起他的爹娘?这也没法活了!

这一消息也被南京府衙为官的至亲内服知道了,那哪能放过!自持皇亲贵族,一告就告成御状。

皇上翻脸不认得人,下了三条罪状,按大明法律眼看着就要灭彭阁老九族!又因彭阁老为官时间太长,挡了不少人的升官之路,此时落井下石的人大行其道。

幸有文华阁大学士,昔日彭阁老学生挺而走险,连夜密告恩师,彭阁老携妻及子,连夜离了京都。

毕竟他为官多年,积蓄颇丰,拖家带口,急走三天三夜,吃喝在车上,时时又隐进山林,惶惶如丧家之犬。

沿途易姓埋名,涂碳抹脸,有时日宿夜行,尽择荒径,最后落脚在安庆府,潜山县黄柏龙山这座深山密林中。

落户之时全家八口,自此很少与外界接触,为讨生存,一家人劈山造田,繁衍后代,外人问起,只说本是逃难的苦主,祖籍山东大梁,由来姓乌。

2.寻人若渴

久旱救民无计施,

寻求方士知府急。

青衣小帽试真情,

呼风唤雨凭何因?

话说深山旷野,乌姓毕竟其祖上底子厚,经几代发展,烟火旺盛,一族人口已愈三百,耕读持家,能工巧匠,人才济济。

其中就有一位道士,善为乡里超度亡灵,是位消祸免灾方士,声名在外,人送外号:救苦救难活神仙,方园百里,授徒无数。

就有那么一年,安庆府从春干到初夏,河谷晒白,池塘见底,种田的农人巴望着双眼,心里都在念叨着:老天呀,老天,何时落下救命的雨?

时间长了不但无水撒秧,人畜用水频频告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不种,秋天收什么,吃什么?季节不等人!

身为知府的张大人,心中焦虑,日思夜想,解决干旱和春播,在责难逃。不能等到百姓无乞奈何时造反!

知道知府肚子想什么莫过于丁师爷,一日与大人谈心,说到前朝某年某地,干旱时,请道士求雨的故事,知府一听来了精神,马上打发丁师爷去察访道士,为地方解倒悬之忧。

丁师爷话从自己嘴里出,跑腿也觉得是本份。丁师爷花了两天一夜,走了三乡八十里,听了太多的乡珅和地方名士的话,提得最多的当属:要想求到雨,非黄柏龙山乌道士。

丁师爷忘记劳顿,急速回去报告,在张知府面前也极力推荐乌道士。

张大人第天起了个早,会同师爷和一名衙卒,青衣小帽改装,走到傍晚时分,才赶到黄柏龙山。

到了地方,左打听,右打听,打听不到有乌道士,什么原因呢?

原来祖上有遗言,防止朝庭有人暗访,遇到陌生人都不要答腔,尽管相去几代,但祖训根深缔固地在子孙们的某根神经上粘附着,这真是: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但当官的是何等聪明,总会有办法的,丁师爷冒充是乌道士在外接交的好友,如何如何地好,又施些小恩惠,终于得知乌道士在源潭铺南边的叶典,给一位黄姓99岁的亡者超度。

三人夜宿山村,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赶到叶典。探访得知,去逝老人五个儿子七个女儿,大儿子76岁,头发全白,兄弟姊妹一大班,是个和睦兴旺的大家族。门上黄纸挽联:寿满百岁欠一春,儿女十二多子孙。

凭张大人阅人无数的火眼金睛,一关乌道士言谈举止,听了一段法课,心中已有定数。他相信这位道士,本领高强,名不虚传。

丁师爷趁道场间隙,直接告诉乌道士:知府张大人慕名来邀,请求你为民解忧,替百姓求雨。

乌道士拜见知府,激动不己,满口答应着,明天就去府衙。

知府张大人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下地,一身轻松地先行回府去了。

3.求雨

振风塔后起高台,

呼风唤雨好安排。

龙腾长江布甘霖,

一府黎民沾雨恩。

乌道士第二天起早,就自叶典,骑上毛驴,得得得,风尘一路,紧赶慢赶,申时二刻赶到安庆府衙。门前通报,乌道士没见张知府出门迎接,暗中很有一丝怨恨。

乌道士上了府堂,交待师爷如何如何操办。丁师爷不敢怠慢,连夜召集人手,就在长江岸边的振风塔北面,搭起九尺九寸的高台,前方矗起三丈三尺雕杆,香纸鞭炮米饭香茶和烟酒,自不在话下。

求雨这一消息,连夜不陉而走,满城商绅也自带香烛茶资,大清早乘轿赶来,尽占据有利台前;贩夫走卒,吆三喝四,卖买繁忙;大姑娘小媳妇,履带飘彩。

因为大家从来未见过道士求雨。怀揣一份新奇,又搂着一份期盼。

天再干旱下去,长江里的洪水都要被人舀干,前几天就不断有人在长江取水,失脚滚下江堤,喂了江豚了。

一场求雨道场,振动满城百姓,旌旗飘飘,人山人海,直把高台围得水泄不通。只恨振风塔仅有七层,层层的人比塔上的菩萨还多,探着头,瞄着眼,占尽风光。

巳时一刻,一阵鸣锣开道,乌道士头戴镶玉黑道冠,身着青色长袍,足登麻布鞋,背上黑白阴阳双鱼一盘,胸前对襟合着八卦图,手执彩色幡带,一派仙风道骨。

张知府身着鹤敞,乌纱帽上金镶玉,一闪一亮,一尺二寸的双翅乱颤,粉底官靴泛光,认识的官僚相互作辑,借机施礼。小老姓也难得一见的大官,刚刚裂开的一道人缝,眨眼又被人潮填满。

乌道士一登场,安庆周遭的徒子徒孙,粉墨登台,击鼓的,敲锣的,吹唢呐的,陪场的人各显其能。

案头摆列雷公电母神位,四海龙王神位,五方土地神位。一挂千子鞭响过,焚香朝拜众神位。

案前供着三牲(猪头、雄鸡、金锂),鲜花鲜果两盘,一壶香茶,一壶琼浆,三把琉璃茶盏盛满绿汤,三盅黄酒一字横放。

香炉二尺高,红红的柏片如血染的丹霞,和着长满毛的山苍术,搂着红红的火碳,长江江面上吹来的风,比风箱还强,香气直蹿上霄汉。

但有一点不好,乌道士安了点坏心,在雕竿上挂着一只簸箕,簸箕里装了一坨水牛粪,他指示张大人就在簸箕下朝拜。

久晴的天气,如潮的人海,人挤人,挤得个个身上淌油。

正是:

人头攒动何须描,

盈街填巷人如潮。

笙箫铙鼓叠叠响,

翘盼甘霖满地淌。

只见乌道士一双彩幡插在身后,三尺钢剑指天划地,脚步踏着天罡,经文出口,如吐莲花。

一会儿伏案挥毫,黄表纸上符墨一张张,鲜红的“雷霆大法师”桃木方印一戳,宝剑一串,口吐火舌,尽化为灵气联通九宵。

午时三刻,不知是谁在江边跑到楼台,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长江有条白龙,把江水喝浅三寸,水渍还在!

一语警醒痴愣愣的人群,呼啦一下,人如潮水般奔向江边,你踩我踏,顿时有人叫苦不迭,被踩被压的人无数。一群人还未跑到江边,天空中闷雷一响,乌云翻滚,风驰电掣,先是稀稀啦啦地筛下豆大的雨点,砸得地上的灰尘蹦起老高。

乌道士还稳屹台上,知府张大人不敢躲藏,簸箕中牛粪变成绿汤,沿乌纱帽钻进领口,淋得大人一身熏臭。

雨越下越大,雷声越来越近,人也尽钻入周边的商肆,风越刮越紧,终于掀翻了高台,倾刻间街道变成河床,搭台的木料,漂在水面,随水漂入长江……

回府的张大人和乌道士洗梳换装,摆上丰盛的酒席,大人很客气地陪着乌道士,并说自己昨天慢待了先生,一边回敬着礼节。

据说,知府张大人赏白银500两,乌道士请个花车推着,自己仍骑着毛骑押后。

4.治蛇妖,命丧雷神。

乌道士自安庆振风塔求得救命雨露后,声名更是显赫在外。

乌道士押回500两白银,把黄柏龙山老家修整一新,同时也拓宽了出山的路。从师学艺者不绝于途。周边再有法事,他只临场教授,再也不用自己去操持。

在后来的某段时间里,源潭铺附近的时思,又出现了个蛇妖,老百姓描述一条两丈长芭斗粗的竹子节蛇,日伏夜出,总是在雄鸡高歌之际,侵害鸡鸭鹅豚。

一夜一家,连着片地把人家一窝窝两只脚的鸡呀鸭呀,统统吸进肚子里去了,连毛都不剩。

据说鸡被蛇妖吃去,也是一位瞎子给算出来的。一位汪姓的老头,大着胆子,邀着两个壮汉守在鸡窝边,比猫捉老鼠还耐心苦苦地蹭三个晚才看见蛇妖。

看是看见了,但那敢上前,那血盆大口,长长上翘的红舌头,别说是只鸡能囫囵吞下,可能一个大活人都能连骨头渣子吸进肚子。

汪老头等两位,只能一手掩住自己口舌,一手抚摸狂跳的胸口静伏着,看着一窝鸡被蛇妖囫图吞渣扫光了。他们远远地跟踪着灰黄色夹着白圈的竹子节蛇懒懒地爬回一洞穴。

一些失去鸡鸭的庄户,听得汪老头绘声绘色的讲述,既惊讶又恐惧,这怎么得了?好得只吃鸡鸭不吃人!

也不知是谁,又提议去拜请龙山的乌道士。很自然地大家拼凑香资茶费,汪老头辛苦一趟是众望所归。

汪老头去了乌道士老家,乌道士内心真的不愿到时思去,他也不缺钱用了,不想得罪神灵,只是被汪老头苦命地央求不过,才同老头一道再次出山。

乌道士和汪老头一道,实地去查看蛇洞,回来就准备了七坛雄黄酒和一应法事所属物件,又特地寻找到一株二十多年的毛桃树,请木匠做了七柄桃木短剑,一柄桃木长剑,短剑一尺三寸,长剑二尺七寸长。

做法事时,有三个徒弟也来助威,乌道士在蛇洞出口的地方,点了北斗七星,每颗星的位置埋下一坛雄黄酒,一尺三寸的桃木剑插在酒坛中,手中长剑挑着浸满香油黄表纸,引燃黄表纸,逐一点燃北斗七星,七坛烈焰散发着浓烈的酒气和雄黄硝烟味,趁此时,乌道士手中长剑扔进蛇洞,随即用石灰封住洞口。

自此地方各家的鸡鸭再无侵害,蛇妖倒是镇住了。

有二百多年道行的蛇妖,凭借和天庭某大神有亲戚关系,在玉皇大帝那里告了人间的乌道士一本,蛇妖还时时记挂着乌道士。

一日乌道士母舅家杀猪,内侄头天就转告姑父去吃杀猪酒。半上午本是响晴天,走在半道上,一阵阴风过后,无由来地一朵乌云罩顶,霎时裂开一道闪电,轰隆一声巨响,乌道士立时倒地。

待人们去看时,发现乌道士胸口被雷钻穿,已断气身亡。

后来人们议论纷纷:乌道士时常把雷公电母捏在手心,得罪雷公电母,还有那竹子节蛇妖贼心不死,联合雷公电母整死了乌道士。

也有人说,乌道士那天忘了带大印和令牌。

相关阅读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