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决定要死在北京的女孩

2019-10-08 14:55:04

青春

那个决定要死在北京的女孩

1

当方可可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恐怕真的无法生活在北京的时候,她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北京女子图鉴》。

这部剧是四月份开播的,而她是五月份离开的北京,后来她想,如果当初早一点看这部剧,或许还能再坚持坚持。

其实她比谁都清楚,留不留得下,跟看没看这部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不得不离开找个好听借口罢了。

对于方可可突然辞掉家里的工作非要跑去北京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没人能理解,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最后竟然又回来了,大家觉得她可能是疯了。

对于一些冷嘲热讽,她也不愿费力解释,第一她觉得没必要,第二也没人愿意听。

大家都是有骨气的人,谁也看不上谁,但谁也妨碍不了谁。

所以,这次回来她也只联系了她的高中同学陈如画。

她们做了三年的同桌,陈如画也听了三年她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虽然她不懂,但还是打心眼里觉得方可可是个有点特别的人。

对于方可可想要去北京这件事,陈如画早就知道,她说可可啊,你想去北京就去吧,我都支持你,大不了再回来嘛。

陈如画还算懂她,但也不是百分百懂,她也会问些让方可可哭笑不得的问题,比如你为啥非要去北京呢。既然去了为啥又回来了呢。

方可可也曾因为陈如画捉急的智商在心中飘过无数次草泥马。

但她还是把陈如画当成最好的朋友,因为她知道陈如画问这些问题的初衷和别人不一样,她是真的好奇,但其他人不是。

有天,她约了陈如画出来吃饭,她想认真回答她的问题,结果却喝得烂醉,吐了陈如画一身后又抱着她大哭。

她说,其实我不是非要去北京的。

陈如画更不懂了,那为啥还要去呢。

她是真的好奇。

2

方可可早在十年前就去过北京了,但她想要的是留下。

她需要给自己的童年一个交代。

方可可有个幸福的童年。

从小跟着爸爸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到处跑,八个月大就被爸爸抱着去桂林跟象鼻山合影,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她已经去过将近大半个中国的城市。

去过的地方越多,就越知道不想留在什么地方。

所以,她从小就觉得出生的县城太小了,“外面”的世界大才是无限大。

她总是预感自己将来一定会生活在家乡以外的某个城市,而这个城市在方可可十二岁那年被确定为北京。

十二岁的暑假,方可可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北京和青岛二选一,她选了北京。

原因很简单,首都嘛,电视里天天都在说它的好。她想去看看有多好。

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被带队老师叫醒的时候是在凌晨两点的北京。

第一站是去天安门看升旗。

凌晨两点广场上已经有不少人。

她想起在学校,每个周一早上都会穿上校服戴上红领巾对着红旗敬礼。

大家嘻嘻哈哈,唱着记不准的歌词,看着没有展开的红旗被硬生生的拽上去。

但北京的升旗仪式和学校里不一样。

原来国歌是要放三遍的,原来国旗要和太阳一同升起的,原来在天安门看升旗真的会哭。

方可可想起之前在哪里看到过的一句话,没有到天安门看过升旗,就不算真正来过北京。

这一刻,她多想留下。

798作为北京有名的艺术区,被方可可吸引的竟然不是那些绝美的艺术品。

她感兴趣的是那些走在前面顶着粉色的头发,穿着露背的吊带,纹着花臂的女孩们。

她觉得她们很特别,那种不会被人觉得是异类的特别。

她想长大后也要打扮成这样,可她又想到在家里连涂指甲油都会被骂。

大人们告诉她,要守规矩,要得体,要能够被人理解。

但在北京,似乎就能拥有不需要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自由。

这一刻,她多想留下。

后来她不记得花了多久逛完了故宫,不记得在长城的第几个烽火台上合的影。

南锣鼓巷的糖葫芦有多甜,后海附近的胡同有多热闹,卖糖人的大爷说的北京话有多好听。

这些她都会忘,她只记得,这座城,她一心想留下。

五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临走时北京下了很大的雨,她坐在车里哭的很不像话。

回到家里,她在日记上写,我要去北京,死在那里都愿意。

不过后来她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傻,为啥要死呢。就算她愿意,北京也未必愿意啊。

3

回来后的方可可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去北京和怎么样才能去。

她小时候想考北京电影学院,想成为一名演员,后来放弃了,她长得还过得去,但当演员还差点,主要后来她听人说,这一行只靠脸也不行。

她想好好学习,考到北京的大学,是最牢靠的途径,可高考大省的的竞争力不是吹出来的,她不是不努力,只是作为文科班一本上线率一人的班级,加上她并不聪明的天资,她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戏。

一点也不意外,方可可最终勉强的被录取到了当地一所三流大学。

她暂时没有想到其他可以去北京的办法。

等通知书的过程,她在一个关于北京的论坛里认识了一个姐姐。暂时叫她木子。

木子姐大她几岁,刚从中戏毕业没多久。

木子姐告诉他,北京其实没那么可怕,如果她来的话可以带她看她演的话剧,还可以教她表演。

她高兴坏了。

她告诉木子姐,她一定会去北京,不过不是现在。

木子姐答应,在北京等她。

后来她们也有断断续续的联系,方可可通过朋友圈感受着木子姐在北京的一切。

她知道木子姐最近又搬家了,房子比以前大了。

木子姐又换工作了,公司离家更近了。

几年的时间,木子姐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演员变成了院线电影的制片人。

说出去多骄傲啊。

以至于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北京这座城市带来的运气。

在老家工作了半年后,方可可决定辞职去北京找她。

她打电话告诉陈如画,陈如画说,可可啊,北京真的有那么好吗?

方可可笑着说,北京的好,只有足够爱的人才知道。

临走的时候,她发了条朋友圈,大家都为她将要去过苦兮兮的生活表示同情的时候,她却为自己正式加入两千多万北漂大军中激动地睡不着觉。

火车一路从南向北,她收到妈妈发来的短信,不行就回家。

她抱着书包,把自己想成多年以后自己也变成木子姐的模样,心想,好不容易才出来,怎么可能说回去就回去呢。

其实她不知道木子姐这一路走来也并不顺利。

她曾住在一个安全没有保障的小区里,半夜门被撬开,闹到了派出所。

她曾筹备好了一部电影,开拍之际,投资商却跑了。

她更不知道是,中央戏剧学院能给她带来多少人脉。

她也不知道木子姐的爸爸早就在北京给她安好了家。

4

到达北京后的方可可,深深地吸了一口雾霾,为了让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来了。

她打算等自己稳定下来后再找木子姐。告诉她,她真的来了。

方可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创业公司。地点在五环外的通州。

是她没来北京前在招聘网上找的。

公司加上她一共七个人。

一间不到二十平的房间里,摆着几张桌子,有几张还没拼好。

老板大她两岁,也是发誓要“死”在北京的年轻人。

她猜想剩下的几个人大概也是这种想法。

老板说,我们是创业公司,因为现在刚起步,设备还不够完善,但你们要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说着,他指了指墙上贴的一排标语,说这是我们的公司文化,然后问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

没有一个人说话。

方可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排加黑的粗体字:我们将会成为北京最牛逼的人。

每天挤一个半小时地铁,再走半个小时的路,然后来到这个不足二十平米房间里听老板打鸡血。

真的会变得很牛逼吗?

她觉得很可笑。

她离开了这个奇葩公司。开始海投简历。

一周后,一个回复也没有。

方可可觉得不能坐在家里等死了。

她开始拿着简历直接找hr面试。

好的结果就是告诉委婉拒绝。

坏的结果呢。就是拒绝的时候还不忘再羞辱一番。

丁优优的心事
丁优优的心事  VIP会员 别走了,留下听故事吧

那个决定要死在北京的女孩

相关阅读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