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死法

2018-04-03 11:38:04 作者:璜人一口

《一种死法》by 璜人一口

目录

引文2

鸿都5

启程6

在林间9

过渡口16

月耳村19

上山路30

觉和悟32

救赎37

后记39

引文

今年整四十了,照理论生存年龄七老八十算起来,一个圆正好划了一半。像我这样的生存状态,也算得上这个时代比较典型的一种案例,上有四老,下有一小,婚姻幸福,家庭和谐,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忙于生计的过活,显得稳定有规律。总体看似成功,但在这时代,随时可能面临失败。随着投资存款一天天增加,努力让安全系数感受逐步提升,却不知道哪个数字是个终保险。理论上,实现财务自由可算是,2018公布出的一线城市财务自由是2.9亿人民币。想想我们这样的皑皑普通人,哪儿可能达到这个数字,不然国家靠谁建设,经济靠什么发展。说这个状态挺好吧,行!因为这是太多年轻人奋斗的目标,都是跟随着时代,这么走过来的。可谁知道哪天,突然会面临,天降大任于斯人,存款不够救治人,心苦身忙焦烂头,职业危机再从头。表面看似稳定,实则危机重重,现在朋友圈里热转的中年危机,写得挺透彻!家里老人随时得靠着你,小孩的成长需倾注大量的精力,保证不输在起跑线上。事业上想发展,不由自己,年龄越大在公司越显糟粕,时代在转型,说不上哪天轮上自己。不改变,不行啊,那是等死,每天给你危机感,不时心跳加速,最终心率不齐,离心肌梗塞就不远了。想改变,那是真想,但也是仅仅停留在想,不敢,也没能力,可能一改变,直接死,身体先垮再精神崩溃,更惨。真遇上家庭和事业处处逢春,始终保持在成功线上的,那可算是祖坟冒烟,家族庇荫了。但要始终保持住心灵美满的状态,我看很难。职位上面有职位,名利上面有名利,金字塔稳稳的,高耸入云,一个个楼层布满规则暗门。嘿,养足力气往上挤,累了,可花个小钱补一时;不行,再度个假大补几周;还有心灵鸡汤随时补,成功指南保心丸,卯足了劲,火力全开冲事业。这一冲,就停不下来了,目标无止境,停下就出局。家庭能照顾得怎样不说,万一被强制停机了,咋办。心灵还在冲刺,但身体已经不能负荷,励志篇瞬间变成了人间悲剧。有大难不死的,以后必成活佛。说这些,没任何调侃的意思,我打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状态,曾经一直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调整到一个点上,去实现事业上的目标,这个过程相当快乐,每一次工作上的成功都像吸食鸦片一样,呼唤起思想和身体上所有的兴奋,每一天过得信心满满,正能量十足,没任何杂念,只有理想在前面闪光。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遇的。所以啊,读者您,如果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后面就别看了。我推荐一本叫《活法》的书,赞!看完那时,激动得蹦了篇超励志的读后感,全身满鸡血的投入到所谓的事业中,好景不长,天不随人愿,往往激情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激进。算了,扯远。反正您正忙着打拼事业,千万别再看下去了,时机不对!有追求的时候就得快马扬鞭。啥时候累了,怀疑人生了,来看看写的这些东西,那就是“放下”的学问。嘿嘿,不然原本用做疗毒的断肠草,瞬时真让您断了肠。《活法》说的是怎么活好的方法,可以在人生打拼时给人信念、力量,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其实励志的书,成功学的书,太多太多了。讲得都好,能改变人,神迹就是能让懒人学会勤劳。问题是,最后99%的人学会了努力,但那1%获得成功的人却未必在99%的人群里头。谈死亡话题的书就很少,西方少,东方更少。在中国,这是一个五千年文化最忌讳的话题。不信试试?回家跟爸妈谈一谈,开口招来一顿骂。其实,各种写“死”的文章,已经在博客潮中为大家熟悉,《死亡日记》写了一位优秀女性与癌魔的战斗过程,《追逐日光》安排了人生最后三个月的美好时光。看过都能给大家很好的启发,带给生的日子更多意义,和欢乐。所以,多聊聊“死”的话题,应该是好事,能启发每个人如何更好地去“生”,忌讳打开了,现代文学的又一座金矿,将会烁烁生光。都说“看明白了死,才能更好的活”。殊途同归,人最后都免不了这个过程。如果把最后这个死法先规划好了,那生的日子就变得有价值。比如多余的钱不需要去挣了,多余的人也不用去巴结了,生气都是白生,功名利禄过眼云烟等等;只做可以开心的事,过有意义的活。但真理,不是人一听,就能明白的。就算想明白了,好日子一过又忘了,个个变成了怕死鬼,欲望一箩筐,名利两难忘。况且要做到知行合一,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呢,只有把死法,摆在每个人面前,正视这个无法通过特供来避的过程,才能让人真正明白。但问题是,没有人死完了,可以再回来告诉你他的历程。也没那么一群人,可以讨论好,将各种死法中最好的选择,当面告知。

鸿都故事要从我十年前的一段真实经历开始说起。我以前有过腰椎盘突出的病症,为了治疗,练过呼吸吐纳、静功坐禅,自我治愈的同时,也因此有缘认识了众多朋友。他们之中,很多人会一些特别的本领,有从未学过绘画,却可以在任何一张画布上画出奇妙图案的;也有会说非地球上的语言,能够翻译上天传来的信息。听多了,看多了,我也渐渐迷上了这些奇闻异事。

其中,有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

在西藏高原,人烟罕至的某一个山峰上,住着一群神仙。他们是地球的守卫者,守护着整个星系的运行和星球的安全,保护着人类的火种能够延续,真知一代代传承。他们有保护地球不被彗星撞击的能力,也有深谙人事、点拨助人的特殊本领,虽说是异于常人,但也非漫威“超级英雄”的样子能让我们想象。

他们生活在永恒的仙境中,可以随意修炼和生活,但使命感深烙在他们心里,千百年来,一直记挂着人类世界。或许,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用特别的能力帮有缘人渡过难关。如果是虔诚的修行者,他们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助你开悟。他们的知识是最丰富的,可以解答任何问题任何事,带你找到人活着的意义。虽然与人类社会交往密切,但却没有凡人见到过他们,记下过他们说过什么。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就是他们愿意收你为徒,传授技艺和衣钵。历史上有很多修炼者,突然间消失,就与他们收徒有关。因为没有再回来过,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那个神秘的地方,就叫鸿都。如果是从科幻电影中看到,我会把这个故事当作假象。但若是看到自己信任的朋友真实地描绘,很容易深信不疑,认为这是个有待验证的真相。或许每个男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结,维护正义的信念和一点即燃的爱国热情,它在平时可能会披着“事业心”的外衣,但更像是一棵种子根植在内心,只要一有适合的土壤和阳光,它就能迅速发芽生长。我自然也属于这种情况。打坐冥想了多年,自感渐入佳境,心中那颗种子在好奇心和冥想境的灌溉下,茁壮成长。逐渐长成一棵大树,一个信誓旦旦要保卫全人类的梦。梦想不圆,渐成执念;执念不除,谈何放空。上鸿都学艺,履行自身使命的念想,逐渐占满了整颗驿动的心。我找朋友探寻了更多信息,制定好去鸿都的详细计划,手绘了步行地图,打点好行囊,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去寻找那梦中的神仙家园。启程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我乘火车入藏,拉萨下。首先关注到的,是星星点点的朝拜者队伍。前面看过张扬导演团队拍摄的《冈仁波齐》,了解到,世界上真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坚持着他们的信仰,愿意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路磕拜,缓慢地朝着神秘的圣山迈进。朝圣的终点真那么有吸引力吗?我想,虽然地球上膜拜圣地的人们一直络绎不绝,但终点并不会有天降神力,如果有,那人人去一次,世界和平早就实现了。朝圣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坚持真理到底,并最终触碰的这个过程,应该是最有意义的。至于朝圣的人们最终获得了什么,只有从这个过程中去感悟,去了解,才会让自己铭心刻骨。如果半途放弃了,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明白。《冈仁波齐》还原了藏族朝圣的过程。不得不提到,在这个过程中,降生了一名婴儿,同时也死亡了一位老者。他们认为,出生在朝圣路上的婴儿是幸运的,是神的恩赐,带给了人们生的希望,这很好理解。同时,死在朝圣路上的老者,也是幸运的,意味着生命已经圆满。这个观点就不好理解了,给汉人的传统认识带来冲击,“生老病死怎么能不在家里?”“朝圣没有走完,怎么能称之圆满。”如果仔细看过这个过程,从死者的角度,去认识和接受这个事物,就未必会这么认为。当老者预感到自己生命力渐逝,在生命最后几天,因肺水肿咳嗽不止,卧床不起。亲人们围绕着他,念经祈福,唱歌欢送,老者在平静中告别,并安然离去。虽说是由一个器官衰竭引起的,但逝去的过程很顺利,没有过度的悲伤,也没有过度的痛苦,可算是一个十分顺利的自然死亡过程。

用《西藏生死书》里描述的,人死亡会经历一个过程,而且会十分痛苦,首先要没有对死的恐惧心,被动感受着肉体逐渐在分解,在进入到中阴身状态后,还会经历一个周期的灵体信息分解过程,经过几天乃至49天,才最终完成了整个死亡过程。看这位老者,走得很是轻松,看似没有经历过多痛苦。心灵在朝圣的路上回归纯净,遗愿有家族年轻人继承下去,肉体回归自然,灵魂安留圣山。试想现代社会,谁能在生命的最后,做到没有痛苦和恐惧,平静安然的死去。

朝圣,就是一个平静心灵的过程,带着信念,朝拜到没有杂念;生者的心得以安放,逝者灵魂得以圆满。经历没有痛苦的自然死亡,是最圆满的一种死亡方式,也或许,是每个生命真正的朝圣终点。没走几步就出了神,也不知自己的朝圣路,能否顺利到达终点。潦草地与朝圣者们参观完了布达拉宫,看着那富丽堂皇的达赖宫殿,感慨人类智慧的同时,并没有勾引起多少人间春梦。再美妙的物质享受终将成为过眼云烟,执著地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妄想中,反而会让自己的心灵充满杂念,无处安放。应该加快步伐,去追寻我心中的鸿都,那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鸿都会不会就是冈仁波齐峰?看手绘地图,还真有点象。在林间路走着走着,已没了路,也渐渐地看不到朝圣者的队伍。有一片树林挡在了前面,进而穿过,却发现树木不但高耸、密集,竟然挡住了高原强烈的阳光,在这个地貌中有这样一片树林,显然很不符合自然规律。有一些诡异。继续走,有意无意地观察起这些树。虽说是树冠遮挡住了阳光,但每棵树都保持者自己的独立,树冠互不干扰,各成一体。树干上散乱着大大小小各种树洞,拼凑在一起看,像一张张恐怖的人脸;树洞里流着黏乎乎的液体,有些散发着恶臭,大概因为常年腐烂,已经烂穿烂透。树根的样子更显得滑稽,长出土面很多,似乎就象没扎根到土壤里,可以随意行走的样子。这样的树林,竟然没有一棵死树,棵棵都倔强地活着。一阵风吹过,树叶间互相摩擦,发出一阵阵低沉的声音,听着更像痛苦的呻吟。加快脚步,希望快点穿过。但越想走出去,反而越辩不清出路。走得实在累了,找了个干净的地方打坐,调息吐纳,养点精神,再加一个念力“如何顺利走出这片树林”。这招从来屡试不爽,以前工作上的方案、灵感,都是这么在一瞬间迸发的。这回不知怎得,竟不知不觉,睡着了。朦朦胧胧中,听到有一个浑厚的声音: “看这里的每棵树,有的刚来,也有的已经呆了几千年。他们之前都是人,因为各种不同的死法,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这里,变成了树。聚集在这里,是因为无处可去,互不相碰,是因为彼此不信。但有一个共同点,因为生前的贪婪和欲望,最后都变成了差不多的样子。树冠就是贪婪和欲望,已经肆意生长得看不到边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依旧贪恋生的花花世界,不愿接受生命即将结束的现状,用尽一切的医疗方法,换心,换肝,换可以换的肉体上的一切,最后依旧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树上那些无法愈合的洞,就是这么来的,他们痛苦的停留在这个地方,想走却走不掉。想接受心灵的净化,自己却难以做到,执念还有太多未圆,恐惧感、痛苦感累积到占据了整个灵魂,抽不出来继而无法往生。

能帮上他们,你也自然会找到出口。”

我睁大眼睛跳立了起来,看看周围,什么人也没有,树林也是老样子,可呻吟声变响了,占据我整个脑门儿。定了定神,想,该从哪儿开始呢?先整理一下脑中的知识库。回顾自己前面走过的路,从自我治愈腰椎盘突出开始,发展到寻找传说中的鸿都,这一路不可谓不传奇。从小到大的努力,让我们学会了外求,通过掌握的各种能力与各种方法,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一个个目标。走上社会后,这些目标大多转化成了金钱数字,拼搭出一段段迈向成功人士的阶梯。升官与发财捆绑,成为了当代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吸引着每个人竞相前往。直到发现,一个由劳累过度导致的普通病症,竟都是现代医学难以快速医治的,才逐渐开始学习和相信那些上古神书的道理。看过《黄帝内经》《易经》《易筋经》等,开始尝试修习,走一段古人走过的实践路,也渐渐开始了这个漫长的内求过程。修炼内求的门槛很低,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也不一定非得中国人,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不管年龄多少,有想法了从现在(立刻)就可以开始。要诀一个“静”字。放下当下不愿意做的事,直接就开始这个“静”的过程。看似简单,不用特别做些什么,实则有大学问。当人“静”到极致,身心高度统一,没有任何的杂念,奇经八脉会自然打开,不断积累的精气神,推动周身血液充分流动,滋养每寸神经,代谢周身垃圾细胞;这种状态可以治愈任何的病症,让身心恢复到最初最纯净的状态,渐渐让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生命力,同时向大脑传递快乐与自由;此时的心灵,会像一块明镜,清晰映射出任何世间的因果,心境澄明而没有疑惑。之所以叫内求,因为别人帮不了你,只有从自己内心探索。逐渐明白的过程就是开悟。在内求的过程中,无目的性的达到了原本外求都难以实现的愿望,如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超强记忆力、思维力和意志力等。初级强身健体,高级灵肉统一,生可极乐死亦安然。“静”不讲形式主义,但也不是休息、做梦、偷懒的过程,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探索。首先,找一个可以不被打扰的时间点,让自己放松下来,从头往下一层层舒缓下来,让自己的身体充分放松。再尝试大脑放空,慢慢地,慢慢地,把前面那个放松的想法也忘掉。好了,方法就是这些,没其他的了。“静”完了,想想自己在放空的过程中,大脑里出现了什么?我在那儿喃喃自语,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我。“出现了生活中很多人和事,有的让我悲伤,有的让我愤怒,他们永远忽视我的存在,我必须要赚很多很多钱,让他们看得起我,……”竟然是身后的这棵树,开口说的话。我吃惊不小。听到这样的人生感念,看看自己的过去,有类似的,已记不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想到曾经遇上过多位老师指点,也学习过佛家第一开悟经典《金刚经》,曲折的心路历程走过来,这样的困惑也早已消除。“这是他的疑惑吗?那尝试回答一下吧。”我心想。“你这是比较心和贪心作祟,你对他人的看法,都是你自己心里那个“不平等”的念展开出来的,活的比别人有钱就能让你心安了吗?你的看法乃至做法,反而负面的影响了其他人,让其他人生出更多比较心,因而憎恨你,在你后面的路上漫布出更多黑气。众生皆平等,比较心不除,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痛苦。后来你贪无止境的赚钱,有没有给你人生带来快乐?”“你看我现在这样,就应该知道了。我生前有很多钱,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快乐来的太短暂,而且来得越来越难。山珍海味野山参,吃了并没有长生不老,反而给我的晚年带来更大折磨,在病床上躺了很久。长期纵欲先换了肾,路没走上几步,又生肝癌换了肝,我不愿死啊!活着多好,那么多钱等着花,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一定得试。最后的这些年,苦啊,晚上睡不着,身上痛,痛得止痛针也没用,心里又怕,没有亲人和朋友来安慰我,他们只在乎我的钱。一闭眼,见到的又都是憎恨我的脸。最后我认了,那就死的痛快些吧,来个安乐针。没想到,永远没有结束,避不了的,身体死了心灵还得受煎熬。”树洞里不断地流出浓浓的臭。看着这样,我的心里也很难受,不忍心,但也没有办法。安慰说到:“什么因种什么果,要想结果好,就要从因里找原因,虽然生命已经不在了,但那些杂乱念想依旧缠绕着你,让你无法解脱。如果把因想明白了,那些杂乱念想才会漫漫散去,灵魂自由了,你自然也获得了解脱。”“灵魂是什么?”他好奇地问。“被凡尘俗事困扰着的,肯定不是。”对于这点,我很肯定。接着又说:“看此生种种,最后恢复到最原始最纯净状态的,就是你的灵魂。灵魂,会给你此生一个评价,一个不带任何世俗观点的评价。可以说,灵魂就是更纯净的你。”他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陷入沉思。忽然,有一些新发现,远处似乎有几棵树不见了,在地上,留下了一些根系,象粗壮的草绳完全解开似的,散乱在地上。或许这些树,都能听懂我们的对话。“我不懂了。我的情况与刚才那树完全不同,我既没钱,也没病重,活得自由自在,为什么也会这样?”不知什么时候,有一颗矮小的树靠近了过来。我想,既然这儿的树都有共同点,那他一定也有他的问题,我得继续问问:“您能否告诉我,‘静’的时候,都观察到自己脑中有哪些念想走过?”他沉默了片刻,回答到:“我的想法很多,想变成很有钱的人,但太辛苦了,也就提前放弃了努力;我也有很多愿望想实现,但要经过学习,太麻烦,也放下吧;有人跟我说锻炼养身很好,可以让人生积极,充满乐趣,我不信,好处哪儿那么容易就来。我就这么混混荡荡地过日子,很好啊。没想到,人老之后就一直在生病,怎么吃药都吃不好,我好怕呀,怕死亡会随时来临,那时我可怎么应付!而且脑子里面,以前的想法一直挥之不去,后悔没努力,没养身,没对亲人好一点,也没多学点什么,想做很多事,但想想又都没什么意思,懒得大部分都打了水漂。呜……”他伤心的哭了起来。树洞里流出很多水,只是闻着没有前面那棵树的恶臭。他继续说道:“死的时候好痛苦啊,心很乱,不知死了会到哪儿去……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没做,各种后悔、矛盾占满了脑子,放不下,仍不掉。但我还是想不通,我为什么会到这儿?”树林很安静,只剩他断断续续的哭声。我思考着,如果生的时候,掌控不了自己,那死了之后,也同样不能掌控,人生必须要认真面对。人为什么活着呢?一定是有理由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这个样子;人也同理,念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行。人的一生,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个念,生存需求是念,安全需求也是念,甚至理想和欲望,也都是人活着的那个念。念会不断生长,圆了也会自然关闭。念没有好坏,都是人活着的动力。人类五千年,就这么发展而来的。每个人,也都是这么活过来的。念既然产生了,只有经过圆满,才会消亡。压制,只会让念更快速生长;不去理睬,念开始深埋,总会在以后的哪个时间再次显现。全息宇宙的概念,已渐渐为人熟知,人体的每个细胞都有同样的信息记忆功能,用体细胞克隆生命就是最好的证例。当一个念产自个体,信息会逐渐占满血液和每个细胞,也因此可以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量。反之,如果得不到实现,这样的信息也会不时骚扰着人的正常思维,可称为杂念。“静”是什么?是去除念想吗,肯定不是。通过静观,可以发现自己到底有哪些潜在的念,有多少是杂的,可以修整,哪些需要保留。念单一,会生活得快乐,没有压力;念复杂,生活也会随之复杂;没有念不行,不然生活无味。如果用现在的手机操作系统来比喻的话,每一个念都在后台占用着人的精气神,后台没程序,那人就是空的;如果后台小程序不断增加,那系统终有一天要崩溃。静观,就是发现和清理后台不用小程序的方法,而灵魂,就是这个操作者。我耐心的把这些道理告诉了树,他听着听着,似乎已开始领悟,表达了真切的感谢后,若有所思地走开了。这么整理一下所知,我的心也显得更澄明了些,人也更轻松了。有意向前方的树林望去,很多树都开始萎缩,一点点缩入土中,最后,只留下一些散落的根系。这个过程悄无声息。随着树的减少,天空中透露出几丝阳光,前面的路开始清晰。我继续行进。过渡口走在路上,我静观自己思绪流淌,发现各式各样的念依旧不少,大箩里套小箩,满满几大箩。但要在其中分清好坏对错还是相当困难的。但只要开始这个区分的过程,那就是好事,人的灵魂,佛家所说的阿赖耶识,激活了。不知不觉走到了树林边缘,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向大河方向望去,对面一片绿色起伏连绵,看着很美也很开阔。我不禁猜想起来,绿色的山坡后面,是否会有个世外桃源?打住!这是一个杂念,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但若是结果没有圆,就会产生失落感;圆了当然好,实现的过程和结果都会比以往更快乐,但这是猜中的结果,像赌博一样,风险太大!而这种杂念,一旦变成固定思维模式,很容易演变成侥幸心理,随之越滚越大,大到自己无力掌控。对于人体来说,每次失落都会给身体留下毒素,毒素易积不易清。  要做到身心健康,首先从清除杂念开始,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活在当下,不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执着于未来相(猜测未来还未发生的事物),不可得。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过河。找找周围是否有船。是有一艘小船停靠在树边。船被树根缠绕着,看船身是完整的,上面还有桨,用来过河应该没有问题。我想把船从树根里拉出来,用多大的力,都没有用。这让我细细打量起这棵树来。这棵树长得有点奇怪,跟前面看到的有些不同。一棵树上下看似有两种样子,上半段有点像寄生了一棵粗壮的藤茎类植物,树冠没有伸张开,枝叶互相缠绕在一起,越缠越紧的模样。下半段比较熟悉,树洞很少,但根系发达。有了前面的经验,我知道这棵树应该也能听懂人话,于是,试着问问,看会发生些什么。“您好,我想问问您,是否了解刚才发生的事,还有刚才我们在树林里说过的话?”我礼貌的问道。“听到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但帮不了我,越想反而疑惑越大。”她失望地说道。树叶也纷纷耷拉着垂下。沉寂了片刻,她又开始说道:“我认为我的人生很积极,既没被欲望绑架,也没逃避现实。我很努力地做每件事情,实现每个目标,只要是知识和道理,我都会去学,并努力去做。养生我也很积极,专家说吃什么好,我每天必吃,朋友说多运动好,我必风雨无阻坚持奉行。我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也无暇顾及家庭,像我这样保证自己过好,不是家人最希望的吗?你说我有什么错?”她越说越气愤,转而又开始悲伤。“我不想死,也知道人必然会死,所以我加紧着做我应该做的事,愿望还有太多未完成一直是我的遗憾;在我临死那刻,已经那么痛苦,想把遗愿交给子女们,他们竟然理都不理,也不来抚慰我,我难受啊!我也知道,希望自己死后可以上天堂,我捐掉了所有的遗产,广种福田,希望神能看到,给我想要的,真没想到……我还知道……”“你别再知道了,大部分都是错的!”我突然激动了起来,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你一生自私,心里只有一个自己,痴迷在自己的知道里,虽然每个念都付诸于行动去实现,但这些念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矛盾与私欲,你烧香拜佛是想买自己死后的福报,你愧对子女却要他们接力你的梦想,你迷信任何对你有好处的话,却不去做任何对他人有好处的事。如果这样也能上天堂,那上帝真是瞎了。”“那怎么做是对的呢?”她怒吼道,也着实吓了我一跳。“那要你自己想,错误的念一旦开端,会越走越远,也越来越难以回到正确的方向。正念走向正路,邪念走向邪路,私念走向自私,杂念走向混沌,生念走向成长,灭念走向死亡。生命运演,生生不息,每个生命间只有可以让彼此间互相促进,又不存在矛盾的念,才是真正正确的,行将下去每个生命都将走向圆满。你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问题,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原谅过去,展望未来。任何时间开始,也都为时未晚。”我的话已逐渐平静。“还有未来吗?是的,我不想停留在这儿。”她呓语般地说了一句,似乎又已经知道了答案,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这个时候,树冠上发出轻微的响声,枝叶开始慢慢地松开,原来把小船缠绕得紧紧的根系,也一点点松脱开来。但整个过程并不连续,时松时紧,如慢动作卡顿般。我赶紧把船拉犟出来,深深松了口气。于是,上船奋力向对面划去。回头望了望穿过的这片树林,不断地会有树木在消失,空缺出的地方,又很快被新来的树木填充,循环往复。离得远了,也逐渐看到树林的全貌,满满的很大很大一片,密集程度还在不断增长。这条叫什么河?地图上没标。忘川河吗?也没见奈何桥啊!

月耳村很快踏上这片绿色的土地,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满身轻松。背起行囊,径自走向前面的山坡。带着好奇心,登到山坡最高处,俯视全貌。啊!山花烂漫,景色怡人,秀丽的山谷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几个村子,很多户人家,就是印象中最美乡村的样子。更远处,还有连绵的群山。方向很清楚了,向远方的村子走去。山路蜿蜒曲折,路上一直能遇上行人经过,所以也不担心迷路。偶遇一位穿唐代服饰的女子,微胖界美女,跟古书画上的样子还真像。想上去打听下路,因为不太熟悉,不知道对方能否听懂言语。粗略计划了一下,先站停,傻傻的面带微笑的看向对方,希望她能转脸看过来。没想到,她头也没抬,冷冷地擦肩走过。沿路走了不久,又迎面遇上一位穿清代服饰的女子,因为裹过小脚,她走路很慢,这么长一段交错时间,竟也没搭理我。之后,陆续有穿各种时代服饰的男女相继走过,同样情况,都像看不见人似的。但有一点特别奇怪,看到的人大部分都穿的古装,现代人寥寥无几。心里有点紧张:这究竟是在演戏,还是现实世界?离村子越来越近了。田地稀疏,树开始多了起来。心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这些树,一想到前面,鸡皮疙瘩一地。乍感相似,但看清楚后发现,跟前面的大树相比,体型明显要小很多。像是大树盆景,高度与人相近,树冠很小,枝叶也不多,树干上很少有破洞,也没有任何臭臭的气味。这点上,给增添好感不少。快步走过。还是先到村子,再试试问个究竟。心里这么盘算着。从村口进入,没遇上传统乡村的鸡飞狗叫,目光扫视一遍村里的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人自顾自地休息着,一派慵懒祥和的气息。正当我还在思忖着找一位村民了解风土人情的时候,见一人从远处缓缓走来。他头发光光,看似僧人卻没有穿僧服,一席干净的白色麻服飘然潇洒,没有念珠,也没戴手串。脸色红润发亮,没有一丝皱纹的痕迹,十分俊美。最让人舒服的,是他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气场,一靠近顿感慈悲,令人瞬间心境平和。走到身前,他轻柔地说到:"欢迎来到月耳村,我是这里的村长。"话音顿了顿。"带你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吧。"刚说完,他便兀自向村中走去。对我来说,真是求之不得!于是,快步跟上村长。到了一处凉亭,一起入内坐下。一个很普通的凉亭,与各处旅游景点的没任何两样。我仔细地端详着村长,一点儿没想是否存有冒昧,完全陶醉在舒服的气场之中。他微笑地点着头,轻声说道:“在这里,你能看到这个村子的历史,能感知到附近生命的所知所想,解开心里的全部疑惑。我会在前面一个村子等着你的。”话音刚落,已不见村长的身影。村长来去如风,这么忙啊!怎么让我知道?靠特异功能,还是故弄玄虚?通过量子科技,还是看4D电影?我心里嘀咕着。因为有第一眼感觉的信任,所以没再继续怀疑。我坐定下来,准备一探究竟。刚坐正,就感觉丹田一热,里面出现一个点,越来越发烫,身体整个暖和起来。接着,奇经八脉一一打开,一股清气由丹田缓缓升起,沿着脊椎上行,经过每道脉轮最后从顶轮冲了出去,大脑顿感一片清明。这时候,感觉自己的肉体似乎不见了,意识从中抽离了出来,突然有了超越以往的观察和感知能力。这样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这时候,一个有讲解有画面的生动故事,直接在脑海中展开:这儿历来就是人烟罕至的地方。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村子的时候,有一些树先来到了这儿,之后越聚越多。有一位修炼的年轻人,就是现在的村长,也来到了这里。他看到这些树,认为他们生前都是人,因为死后还没有清除完此生的念,难以靠自身的力量回归纯净,让灵魂重新轮回转世。于是,他动了慈悲之心,就在这里住下,开始讲经说法。很快,这些树也发生了变化,恢复成了人的样子。有少部分人就此住了下来,大部分人生念又起,继而往生为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各个不同时代的人在此混居,将此地一点点变成村子,大家安静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另外也有一些人,回来看过大家,说了一些让大家羡慕的故事,之后就去了后面的山上,从此没有再回来。村长在讲经的过程中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大家都送到山上去,据说那儿是神仙住的地方。只要还有树来,他就不会离开。这个凉亭的位置,就是村长千百年来,一直讲学的地方。时间长了,由于信息场时空滞留的关系,这个凉亭也变得不同凡响。确实,除了后面山上的故事不知道,真实的历史场景似乎都在这凉亭里看到了。那再研究观摩下生命,是怎样的?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着他们最初最原始的那个念,可以理解为与生俱来的初心和使命。有的为帮助他人而生,也有的为科学探索而生,……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人物,多是如此,他们之中,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肉身,殉道精神震撼两界,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芸芸众生,初心不尽相同,却都为盛放自己的生命之花而来到世上。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以善念入世的初心。但每个人的善,都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眼光只狭隘在自己朋友圈的人重“义”,广阔到众生的人讲的是“仁”,上帝视角可谓“圣”。肉体在人世间降生,生命成长的轨迹交织在不同的生命场间,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最初的念或许在生长中被渐渐遮蔽,杂念纷迷,贪恋情欲,……导致很长时间难以找回初心。但只要遇到合适的时机,初心可以再次被自己发现,通过静观是很好很积极的方法。当生命行进在自己最初设定的信念轨迹上时,身心能达到高度统一,这个时候,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都是超常的。天人合一是其中与天地万物融合的最高阶的一种状态,很少人能达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需要学习和引导,特别是在临终的时候,更需要指引和安慰,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最后的总结。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将经历,回顾一生的轨迹,放下生着的每个愿求,让灵魂给此生一个评价,决定是奖励(超脱)或是惩罚(折磨)。只有圆了生命中的每一个念,直到圆了初心,才能让灵魂得到圆满。在最后一刻,痛快地舍弃掉肉身世界信息,完全进入另一个自由空间。 一生轮回,真正走完。生命只有一次,来生就已不是你。而后,一个伟大的时代将要到来,更多的生命将为之欢呼,享受为幸福而生。……临终这环节,书上谈到的太少了,希望了解得更清楚些:汉人祖先在这方面考虑得很周全,只是后世的人们逐渐忘了,或演变走形了。中华文明是在农耕文化与氏族制的传承下,逐渐发展而来。古人们对生、死一直有着完整的思考与丰富想象力,而因此发展出了复杂的丧葬习俗,里面有糟粕,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主要体现在临终关怀这个环节。古时遵从孝道,父母健在不远游,父母有病即刻还。当父母生命垂危,子女日夜陪伴在身边,并告诉他们会继承遗志,过好一生,请他们可以安息。之后,陪伴着父母直到他们合眼,并在身边守灵,待到灵魂完全脱离肉体后,再行大礼告别。生者守之以孝道,即完成了父母临终安慰的使命,也接下了逝者遗志的接力棒;同时也学习了自己必将面对的死亡过程,自身或可从中得到升华。从逝者的角度来说,除非是有强大的个人信仰,通常情况都是依赖家人、子女的关怀。只要子女陪伴着即是最大的安慰,可以在最后一刻顺利的战胜恐惧心,回顾总结一生。如果还有愿望未完成,也可以放心的交由子女去实现,也算在人生最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走得安心。从为人子女的守孝,到为人父母的临终,在人生最重要的临终安慰环节上,文化传统代代传承。后来演变出的驱魔冲喜、豪华法事等等做法,多为生者的念想,与逝者并无关系。在近现代,由于现代医学导入和火葬改革,传统的临终安慰过程已很难传承下去,大部分都是以生者的意愿在想象,而极少考虑到逝者的真实需求。当然,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传统孝道文化和信仰的崩塌。哦,原来这样!所以村里古代人多,现代人少。看村里人一直觉得奇怪,很不待见我的样子,这是什么情况?村子里的人可以通过凉亭,或倾听回来的人们讲述,时刻了解着外面世界的变化。当心生感慨,一念又生的时候,即意味着很快将再回到世间,去走一圈,去圆心中的这个念。出去是挑战,也会有风险。当学会了更多能力,积累了更多能量,成功归来,他们会如同英雄般受大家欢迎与崇敬,后山上的人们即是。当然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回不来,如同前面森林里的那些树一样。村里人与你素不相识,不想因为沾染你身上杂乱的信息,而打破他们原本的平静。他们都在等待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已经有太多怀着善念的开拓者出了村子,在外面的世界努力奋斗着,你不觉得世界正在飞速的改变吗?经这么一理解,似乎有点明白,我自身心境还有问题待解决。那我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此生能否得到圆满?……(无)想自己的问题,总是没有答案的,甚至连一点提示都不给。自心,得靠自己(阿赖耶识)观察,避免跌入外界(人)给自己片面评价,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正确捷径。既然疑惑已解,那就去前面找村长吧。于是,我从凉亭起身,向前面的村子走去。村子与村子间,并没有地域上的明显界限,到是房子的外型,有明显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屋顶,每间屋子上都竖着一个十字架。应该是到了信仰上帝教的村子里,看着心里顿时明白,有点沾沾自喜。接近村中心,远处村长正坐在凉亭,微笑地看着这里。村长的装束变了,穿得像一位神父,但头发光光,满面慈祥的样子,很容易一眼就认出是他。凉亭的样子也跟前面不同,圆顶白柱子,是罗马风格?不能确定,圆顶上的十字架显得十分醒目。我快步走向前去。村长先开口了:“请坐。”“村长好,原来您就是传说中了不起的大愿菩萨啊!没想到您还兼职神父……呵呵”。我习惯性的一连串讨巧语录自然蹦出。“你的看法只代表了一种说法,我没在乎。”村长虽然是笑着说的,但对于我刚才的媚态,显然是一盆冷水。“我一直在各个地方做我认为正确的事,因为所到之处,风土人情皆不相同,所以我会入乡随俗,表现出有亲和力的模样,由此,各地的人们会以不同的名字记住我。你前面经过的树林,我也经常去,只是在这村里停留得更久些。这儿的朋友们,都十分愿意接受我的见解和帮助。当人们都快乐了,不再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自然会离去。”我听得更兴奋了,心里似乎有无数的疑问蹦跶着跳出来,但不等我开口,村长竟自一一回答起来。这个村子,都是信仰上帝的村民们建设起来的。看他们,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相处的那么和谐,那么自由。宗教信仰,是人类祖先文化的最伟大遗产,不用去管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坚持信仰的过程本身,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们心中充满真善美。以博爱之心,爱世人,爱世间的一切,用自由平等观消除比较心,用感恩心原谅人性中的原罪。怀疑心,只能让人生停滞不前,甚至走入邪路;信仰,却能给人以最大鼓励,去探索,去创新,去尝试实现一个个现实的“不可能”。像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观,就是由信上帝的人们率先做到并坚持下来的。生的平凡而伟大,死亦安然。信上帝的人们在步入人生终点的时候,会以平静的心进行人生最后的告别,只要一位神父或一位兄弟姐妹在身边祷告,就能给他以最大的心里安慰,坦荡地放下此生,轻松自在地回归天堂。走的愿望如此简单,自然在生的时候也不会对子女有那么多自私的要求,一生简单而幸福。同时,一生也可以过得更有意义,因为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实现心中最初的念。“这个村子,我来得次数不需要很多,看边上那个村子,都是信佛的人们聚集起来的,村子越来越大,树也越来越多,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那儿。”村长说到这儿,吞咽并深深叹了口气,同时用手指向边上。我顺势望去,很大一片房屋,都是黄色的墙,看着很显眼。村长紧接着说起来:“佛教发展已经历正法时期、相法时期、末法时期,虽然现在信佛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自我修炼的人越来越少。各大庙宇虽然香火旺盛,但得道名师,懂得自渡渡人者更是寥寥可数。竞相膜拜的人们,妄想着花一点钱就能买到心中的愿,殊不知当初佛祖讲经说法,普渡众生的时候,是从不收受贿赂的。人心,究竟是被欲所迷,还是被愿所惑?发展至此,也是人性的贪婪所致。看着那些树的样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曾经的佛教大师们,都是学识丰富的人生领路人。他们笃信生死轮回,信奉真理,通悉俗事,能讲经说法,也能治病救人,清心寡欲游历人间,只为心中的信念而生。西去那刻,安静从容,净身打坐,涅槃入瓮,可谓大圆满的人生。现在的人们,极易坠入自己欲望的陷阱中,已难以理解此中的圆满。略有慧根者,大多知难而退,落入俗尘。其实,修佛修的是一种心境,心安理得通晓一切,不被外界纷扰所迷,坚守信念,积极生活的活着的状态。并非形式上要剃度出家,消极避世,那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说毕,村长举头凝视着远方。我顿感,有一种通彻的舒畅缓缓淌遍全身,感觉村长就像一位大德高僧,在谆谆教诲着,指引着我的人生。不知过了多久,村长转过头来,说道:“孩子,你是想去鸿都拜师学艺,实现你心中的愿望吗?你从村子穿过,径直向后山走,只有一条路,当看到一棵大树的时候,就快到了。那儿或许有很多神仙,或许会有志同道合者,总之,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我心中一喜,答案还没问,就又从村长这儿得到了,没想到遥远的鸿都,竟然已近在眼前。我向群山望去,白茫茫一片,有一条小道从山谷盘沿上山,通向远方。眼帘中没看到有一点绿,或一棵树的影子,兴许上去了就能看到。于是,真诚地感谢村长的帮助,并深情地道别,整个过程依依不舍,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来学习。村长始终保持着微笑,道完最后一句话后,转瞬即走了。“还是不来的好!”

上山路我快步出了村子,满怀憧憬,踏上了唯一的这条,通往鸿都的路。或许是心无旁骛的缘故,虽说是在上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累。难以想象,上坡路竟能走得如此轻松。很快走入了群山,把山谷和村子远远抛在了身后,山中有云雾缭绕,偶尔回头看看,来路已不能分辨,向前的路途依然清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村长说的大树呢?我的心里开始有了杂念。杂念一旦产生,如果没有加以分辨,很快便会长大,并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路漫漫,依旧前行,明显我已没有了前面的精神头,开始左顾右盼,希望着大树快点到来。可再怎么找怎么看,都看不到前方有任何大树的样子,虽然路还是就这么一条。山路逐渐平坦,却反而感同登山般劳累,一个人的孤独感开始升起,疲惫也接踵而来。突然,被石头绊了一下,差一点摔倒。这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欲速则不达。多想无益,既然只有一条路,就该坚定不移的走;当前方有岔路的时候,再仔细分辨,做选择也不迟。于是,重新整理心境,向前迈进。路途又变得轻松起来,不得不感叹,心境的作用竟是如此奇妙。终于,前方看到了一棵大树。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由于内心中对树的认知已经颠覆,所以打量得十分仔细,摸一摸,问一问,各种方法都试一遍,最后确认,这是一棵普通的大树。先休息一下,想想接下来。难道是要我在这棵树下开悟的节奏么?不会的,我暗自思量着。鸿都没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有漂亮的琉璃宫殿,神仙们在天上飞,有吃不尽的美食,享不尽的快乐,古书上描述的仙境都是这个样子的。就算没宫殿,也应该有神仙,凭他们的神通广大,应该能知道我,了解我,传我本领,再让我加入战队……。况且村长前面也证实了这种可能!我应该再往前找找。但路已经没有了。我翻出地图,妄想从地图上找出一点线索,总体方向是对的,但在具体位置上很难分辨。由于前面先入为主的想法,已让我打定了决心,同时也对自己现在的判断越来越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我心中的景象。于是,暗自鼓了下劲,先在这棵树上做好标记,再凭感觉,选准宽阔好走的方向,继续前行。之后的路,那是全凭经验和感觉了,已没有了参照系。心情十分平静,没有急迫,没有犹豫,没有怀疑,没有猜测。就像修行一样,保持在一个好的状态上。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出现了一棵大树。快步上前,觉得似曾相识。分明跟前面走过的地方一模一样么!难道是迷路又回到了原地?确认一下树上的标记就清楚了。我找了半天,标记怎么找也没找到。那说明不是同一棵树。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神仙们在考验我的决心。这么一想,反而兴头又足了起来。再做一个标记,然后走下去。于是乎,孤独的修行者,又开始启程。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又出现了一棵一模一样的大树。上前一看,也不是刚才路过的。心情沮丧了起来。这分明是玩弄,不是考验么!一旦心情沮丧,人紧接着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绵无力地靠向大树边,不愿再起来。见山还是山,见树还是树,但树已不是来时的树。心却可以找回来时的心。抱怨归抱怨,现实把我的想法又拉回到了上一个原点。或许这棵大树,也能像当年佛祖所在的菩提树一样,给予更多开示。事实证明,这棵树真的很普通,没有出现任何的神奇开示。神奇的,往往是人的心灵,当心灵经历了磨难和挫折后,反而会知道停一停,这样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放下自心中的执着,也算是外界环境导致的被动开悟过程。

觉和悟在这棵大树下,我呆了很久,思考前事种种,思考鸿都路,思考自己的初心。如果把人的心念比作种子,种子长大成树后的模样就是我相,自我认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相里。客观世界和因果规律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同样的,但在每个人眼里,所看所想皆不相同,可谓一花一世界。每个人以自己的观点认知这个世界,有时候会执着地认为很客观,但外人看来,已经跌入我相里很深,还毫不自知。着相就是把自己掉落在自己认为的见解和事物里,或停留在表象上,或沉迷于假象中,由于未及时将自己认知修正,继而产生情绪,影响行为。我应该是着相了,在不经意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想去的鸿都,一定不会以我想象般存在,哪怕信任的朋友说了,或几千年来的书里写了,最后在理解上必然会发生偏颇。客观存在是怎么样的,只有经过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盲目的确信或不相信,都属着相,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意义参见《金刚经》)。在未亲证前,一定要保持探索的精神。其中,探索的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能帮助人修炼和成长。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修行。修行是求真的过程,让自己的所见所想所行与真实世界互动,而不落入自我认知的误区。修行路上容易着相,因而产生各种情绪,如果对看到的一切都产生反感,觉得世界与自心背道而驰,就意味着自身认知出现了大问题。这个时候,我应该放下心中的执相,放下固有的认知,重新寻找鸿都的方位,同时认识所行的意义。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的心沉静下来,静到深处,想法来了又走,走后无痕。心似乎像一块明镜,哪怕有任何一点灰尘沾染,都能轻易察觉。不去关注,杂念又自然走开。身体渐渐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肉眼虽合,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微风轻抚,树叶飘零,随舞片刻,落地归根。生命可小可大,不都尽是如此么。不知从哪刻开始,我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了各种人物的影像,既清晰又显模糊,想上去看个清楚,却不由自己。释放掉自己想驾驭的念,让一切随缘流淌。……孔夫子来了,苏东坡、八仙……来的人物越来越多,道门神仙、佛门高僧、儒家圣贤、西方先哲……哪儿的都有,还见到了村长,《冈仁波齐》里的逝者,和逝去的李师父。看着他们慈祥的面容,熟悉而让人温暖,心里泛起阵阵喜悦,丝毫没有一点怀念逝者的伤悲。鸿都之境,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在大脑中显现了。一声尖锐的鹤唳,把我从奇境中拉出。我睁眼扫视周围,依旧那么安静,没有现实中的人影,但在感受上,身边热闹的场景依旧在,神仙们也并未离去。一念之间,有个声音直接进入了我的耳根,分不清是人群中谁在说话。“年轻人,这儿就是鸿都,他可以在这儿,也可以不在这儿,因为鸿都不属于你们的世界。鸿都是一个出众的灵体聚集起来的地方,因为灵体彼此相近,互相吸引,也就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可以说,真正的鸿都是生命告别肉体后灵魂汇聚的天堂。灵体的世界与生者的世界紧密相联。每个人都有灵魂,灵魂就是一个量子场,量子场可以理解为一个超微观的物质集群,量子间同性相吸,量子场不断聚集,同性之间互相共振,可互传信息,也可互相交流,而这一切都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简单说,生命之间存在量子纠缠现象,而这个量子纠缠可跨越历史,超越时空。经过修炼的人,有方法可以发现自己的灵魂,并通过其与任何历史点上类似的灵体交流,打开潜在的生命密码,开启全新的生命能量。有些人称之为“心灵感应”,实际上内容还要丰富许多。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人都有能力和机会打开这样的通道,或许在深刻感悟前人著作后,也或许是在与某人敞心交谈时。但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静”,静中生慧,心境杂乱,只会掉入‘我相’的误区。”“那灵体世界能影响现实世界吗?”我提出疑问。“能,但有限。灵体世界聚集的出众灵魂,都怀有利他之心,希望建设现实世界成为一方乐土。任何时代,都有许多不凡的灵魂重新投胎转世,为支援现实而在各处流浪,如果你觉得是,或许曾经就是我们中的一员。现实世界的人们若呼唤我们,只要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信息通道可以随时开启,并得到我们真心的帮助。试想一下,如果世上的人们能够彼此间感应,同享快乐和忧愁,那理想的国度很快将在蓝星降临。全人类的生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助而没有穷苦,相爱而和平共生。”“真那样,该有多好啊!我一直寻找鸿都,也是为此而来。”似乎内心久存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勇敢地回去履行你的使命吧。当初心圆满,一生无憾,快乐地放弃肉身后,你自然会回到这儿。”哦~我已渐渐明白。原来,鸿都是彻悟之人死后的归处。或许会成为我未来的终点,而通彻的路途,成就了最圆满的生,同时也实现了最圆满的死。“着笔之始于清梦,打断美景破迷人;一歌有酒今生好,二怨八苦乐难长;三怨天道尽沧桑,四言美梦怎能长;五把言欢寻真爱,真爱能有几天长;几句道尽沧桑事,生死迷离两茫茫;可有真言慰众灵,世道可得美央央?只有知死何境界,方能感悟人生谛。古说地狱恐惧惧,人都怕死不思量;活做听话活死人,活着又有何分辨。死可当作快乐事,告别一界一重天;只是过程有难点,常人无知又畏惧;告别生途可作辑,详尽计划无悔意;细胞不再留恋世,自然快乐去无痕。功名报效难去志,阻碍生命去另端;往事难消心中恨,床上心颤难入眠;此皆业力大阻碍,思透方可安心莲;生命接力传后代,一方解药可平安。还可写点什么事,自思自措自通达;妙笔生花平凡句,字字扣心人皆达;小文连连成大海,大海载舟通灵塔。……”一段偈文掉落,回音渐渐远去。

救赎“是见到幻象了吗?”十点,刚从朋友那儿回来,准备先闭目养一下神,然后绘制去鸿都的地图。没想眼前这一幕,感受竟然如此真实。看一眼手表,指针停在十点零五分。扫视了一下桌面,准备绘制地图的纸张还在,上面一个字也没有。边上有一沓,刚从通灵朋友那儿带回的手稿,看看写了什么。通灵塔灵塔高耸不认名,不认人,通彻云端,看高不高,自有功夫,瞬时可达。学识广博未必行,功成名就未必行,放下生念未必行;留下德行未必行,或可入内一窥,久驻不行。灵塔有何妙处需行往?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舍利子共振的奇妙体验,生时可通达,生灭后亦可久住,无往生相,无驻世颜,非俗相可描绘。静门入,《金刚经》授之,久修必可达。

静门入,而非鸿都入!鸿都自是不用去了。回想了一遍前面的故事,依旧历历在目,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梦,该醒了!心中久存的这个念,已经困扰了许久许久,正常生活也随之受到了影响。正是由我的心,造了鸿都的相。看似愿望和初心,却已脱离实际,本是修身养性,却旁生出更多杂念。杂念不断灌溉长大,逐渐长大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一种虚妄的存在。鸿都的念,看似一个施展利他心和帮助众生的愿望,细究之下,出发点的念,还是利己之心,妄想超越现实的利己之心。利己心是个无底洞,深不见底,永填不满,快乐不长;可利他心就不一样了,帮助一次他人,即完成了一个念想,快乐可以不断累积,让幸福感恒久绵长。困扰在这个念里,纵是自感心境平静,却始终是盆中之水,经不起晃荡。现在,心路已经走过,念算是得到了圆满。意义虽非最后的终点,但路途过程,却意义非凡,可以说,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自我救赎。盆中已无水,何来再颠簸?我想,历史上源源不绝的朝圣者们、苦行僧们,追寻的究竟是为何,其中意义莫不如此。又想到了最后那个场景,留下的偈文。对!应该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或许对同行者会有帮助,利他心生一念,着手付诸于行。于是,立刻提笔在白纸上书写起来,一种死法……一种久违的幸福感,从内心深处缓慢升起。

后记或许在每个人心里,都希望有一个隐秘的地方,当生活得累了,可以去那里放松一下;或者烦得受不了,可以逃避现实躲进桃花源;当痛苦不能忍受时,有长者和朋友能给予安慰。这个地方,能让你施展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抱负,也或者,只是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可以独自在那儿,点点修复早已破碎不堪的自尊。活在这样的相中,或许真能让自己幸福那么一时半会儿,但绝不可能长久。而活在真相世界里,或许一开始会很痛苦,但却能获得更长久的自由与安祥。世人放不下的太多,能提起的又太少,大多活在自己的相中,酸甜苦辣各自品尝。试问世上真人有几人?终有一天,死亡会像一盆冷水,泼醒每一个着相的路人。一生是否无怨无悔,身心状态,幸福指数,……最终都将以一种死法,检验自己的一生。人生路,是修炼路、修真路,也是一条自我救赎的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着相也属稀松平常,不用太过计较与自责。最可贵的,是在路途上不断积累的经验,与懂得的道理,正是这些,让人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圆满。而修行路上的宝贵经验,可以给同行者以借鉴,开阔视野,利他心终将造福自我。向死而生,是让生更有意义,生得明白,死亦安然。不因比较心满足而人生得意,也不为壮志难酬而失意灼心,慵懒陋习丧失心志,娇惯奢淫灵肉迷离。立足于当下,用利他心做事,以利己心修行,力所能及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生命源自黑暗,可择止于光明,灵魂原本不凡,却迷失在平凡。(完)

故事有部分杜撰,但记录了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仅以此,献给每一位修炼路上的人们。也给将入不惑之年的自己,留作纪念。

2018清明前夕

相关阅读
春 春日里,我在林间与你牵手

韶华落尽再回眸,靥笑春桃已枉然。 这是女友凝儿自高中以来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她一直都是一个有点多愁善感的女孩,喜欢略带忧伤的文字。 但现实中,凝儿又不全是黛玉那种成天幽闺伤春的样子。她也有活泼好动的时候,我常常会被她幽默的语言,俏皮的动作逗得想轻轻将其抱住,然后再给这个可爱的精灵一个深情的吻。 为了不辜负这大好的春光,也为了不让美丽的韶华成为枉然,我答应凝儿一起去外面走走。 我对南国春天的印...

爱情,就是在爱里放下痴情

大部分人,旅行是为了享受 小部分人,旅行是为了追梦。 个别人,旅行是为了赴一场未知的约定,劫后余生。 01. 强子就是那个个别人。 强子是一个周身散发着自由味道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最大的梦想,是走遍世界各地,吃遍世界各地,拍遍世界各地。 上大学时,他就是别人口中混学历的人,没有好好上过课,整天吊儿郎当拿个相机到处拍照。 大学几年,他走遍了中国数十个城市,回来把照...

作为一个夜生活不多的女生对ktv所谓的情趣场特别好奇

有没有老司机或者有经验的小哥哥来聊聊宝宝好奇的事,都有啥可玩的,让好多人都流连忘返……上次一帮男的吃完饭约了去ktv宝宝想跟去坐坐,他们就是不带我,说不适合我去

爱,能够说出来

窗外的合欢树很美。 “对不起,有些话我还是想和你聊聊”颢敲打着面前的键盘,看着难得上线的她,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Enter键按下,消息发出了,他迫切地等候着她的回复。挂在一角的壁钟“滴”“滴”的一秒一秒的走过,除了钟声,他连呼吸都努力的去克制,尽量做到均匀协调,来让心跳不至于忽起忽落。 都说等待是一段一段最长的时间,一秒似一年,一分似十年,一小时简直就长的是一生一世。她的头像一直都没有闪动...

【结婚,您准备好了吗?】

【结婚,您准备好了吗?】 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里,哈丽特问爱玛:“你为何不结婚?你如此天生丽质。” 爱玛说:“告诉你吧,我连结婚的想法都没有。我衣食无忧,生活充实,既然爱情未到,我又何必改变现在的状态呢。不用替我担心,哈丽特,因为我会成为一个富有的老姑娘,只有穷困潦倒的老姑娘,才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简直为之倾倒,姑娘又霸气又自信,根本无需靠男人证明自己的价值,她选择结婚的理由只有一个:...

你有你的烟酒人生 我有我的诗书年华

童馨每次想起仲达心都会隐隐作痛,她想过很多种的离别,从没料到有一种离别可以让她余生铭记的那么深刻…… 童馨有过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孤勇,后来她见到了仲达,童馨曾挽着他的胳膊夜晚的路灯掩不住童馨的微笑。她是那样的甜,嘴角的弧度是后来照片上的写照,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夜里,童馨一遍遍的回味着与仲达的故事。简单的相遇,一个眼神,两颗同样孤寂的心,刹那间触碰火花。一刹那的光华。 “以...

你好好活着,我乖乖等着

今天一早小伊就早早起床开始打扮自己,在脸上画上精致的妆容这才出门去了车站。 她身上穿着一条精心挑选的酒红色连衣裙,衬得她肤色雪白。细长的手指漫不经心的滑动着手机屏幕,不时的抬头看看出站口,发现没有自己想看到的身影后又失望的低下头。 “美女,在等人吗?” 旁边的位置上坐过来一个年轻男人,他微笑着和小伊搭讪。 小伊笑笑,有些不太喜欢与陌生人有太近的接触,站起身准备去出站口等。 年轻男人穷追不舍,...

我不喜欢异地恋,但我喜欢你

文|云晞 2018/02/02 周五 晴 ① 2018年1月29号,我遇到了自己的陈先生。 但那些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问题:距离、家庭、宗教信仰、病魔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让我在开心之余黯然泪下。 甚至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有勇气走下去了。如果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我可能会在跑道的某个点就突然停下,不再继续往终点的方向跑了。 我向来都不是勇敢的人。遇到事情,只会一味地退缩,逃避。而且,在现实面前,...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