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终于拿到了身份证,她泪流满面

2018-07-22 19:30:20 作者:逃学孩子

知花是我的朋友,今年已经接近30岁的人了,现在的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是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说起“身份证”对她的意义时,依然会一脸苦涩,而这一切都皆由自己的父亲造成的。

印象中,自己的成长环境总伴随着一丝“恐惧”,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父亲对母亲和两姐妹的家暴行为。在她是记忆中生活极为艰苦,就连生活的口粮也经常考母亲回娘家带回一些钱或者粮食或者贩卖自家生产的蔬菜来接济来生活,即便是这样,父亲依然会因为多疑的性格,想出各种母亲可能出轨的理由不由分说的实施暴力,而自己和姐姐则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惧当中,生怕父亲一言不合就会动手。

终于在自己8岁那年秋季,母亲向往常一样回娘家借钱去了,这一次母亲再也没有出现在回来的村口。是的,母亲应该是再也没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最终狠下心,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生活还是一样要继续,即便全家的口粮只能靠借、靠偷、靠自家园中仅有的一亩三分地,也终于让她还活着,这一年她12岁了,不幸的是这一年她和姐姐面临着是否搬家的重要抉择,也决定了为什么自己会20岁才拿到自己身份证的原因。

由于父亲的性格和民风的原因,知花的家一早就被村子大部分同姓村民孤立,本就少亲少友的知花姐妹也经常被村里的孩子挑事欺辱,岁孤立无援,两姐妹也从未示弱。

但这一次姐姐为了保护知花,在放学的路上出手过重,刺伤了村里“地头蛇”的孩子,事情闹大了,对方为报复聚集了多数村民连夜将知花家本就破败的土房砸的窗门皆毁,这一次就连一直争强好胜的父亲似乎也怕了,到底是因为终于了解了自己和村里“地头蛇”力量悬殊?还是担心以后已自己的力量不能保护自己的家?知花不得而知,但却因这一次事件迎来了“搬家的机会”。

姑姑是父亲的姐姐,远在距离这所村庄几百里的三线小城市,但对于知花姐妹来说,那已经是另一个“大城市”的世界。姑姑得知弟弟家出事后赶来了,第一个建议就是“赶紧搬家吧,去城里干点啥也比蹲在农村好!”。父亲早也听过姑姑的类似的建议,但都是第一时间拒绝的,但这次他迟疑了。反复思索了三天,父亲将两姐妹叫到身边,看着两个孩子眼中对那个未知的城市的期待,郑重而惆怅的说:“你们都很想搬家是吧?你们可要答应我,到了那边(城市)你们可都要听话。”两姐妹带着对父亲的畏惧和对未知的憧憬,点头答应了,但她们不知道,这次点头就成为了她一生的债务之一,那年她12岁,姐姐16岁。

故事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来到城市似乎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父亲主动承担了家庭收入的主力,干起了人力三轮车的工作,每天也可以收入几十块,对于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极好的收入。但好景不长,姐姐似乎是因为到了叛逆期的年龄,对父亲的进行报复式反抗行为,说是报复式但也只是经常和同龄人外出玩,不回家之类的叛逆举动。而这一举动也的确重重的击碎了父亲的玻璃心,也在父亲的心里狠狠的记下了一笔账。

父亲一撅不振,方式就是放弃工作,再没钱都要喝酒,偶尔为了鸡毛蒜皮没小事打骂家人,缺钱了就问让知花去问姐姐要,理由是“她有责任负担家里开销,有责任负责你的学费,有责任为这一切负责,因为她不听话伤了我的心,她的罪行死了都要偿还!”。

17岁的姐姐虽然已经开始工作,但又怎能完全负担起这么多父亲单方面强加的“责任”呢。而知花要面临各种成长、辍学、甚至是吃饭的问题似乎是可以预见的,但在环境的影响下,她也逐渐的变得要强和独立,15岁的她就已经开始在餐馆当服务员,以每个月30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

本以为自己可以工作补贴家用,应该会让一切好起来的,现实总是给予最及时的迎头痛击。一次姐姐来找知花,带着哭腔和知花说:“你知道吗?爸爸其实早就想不要我们了?!”。原来,爸爸近期在一次问姐姐要钱未果后吵了起来,提出:“要不是因为你们姐妹,我一个人早就可以活得很自在,你们要是每个人给我6万元,我马上可以不管你们,我可以不认识你们,”。

而这只是父亲“要债”的开端而已。

由于出身农村的知花一家对身份证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知花一家都没有身份证,只有父亲有一本需要翻箱倒柜才能找到的户口簿,直至2014年随着二代身份证普及,对身份证的应用也越来越严谨,知花意识到身份证对于以后的工作赚钱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于是,就找父亲商量,几经周折之后,父亲终于同意办理身份证了,但却压在自己手中不肯给知花姐妹。

原来,知花的父亲也逐渐知道了身份证对于这两个孩子的重要性,两姐妹手上没有户口簿,没有办法补办身份证,因此,想以身份证为筹码,要求两姐妹写下承诺书,承诺成年后必须给每人给自己10万元,算是自己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回报,又或者是买回因两个孩子承诺“听话”而搬离的农村房地(包括一草一木)。

知花会写吗?...她写了。

姐姐写了吗?...也写了,因为父亲带着姑姑来到姐姐工作的地方,当场以姐姐不孝的理由,让姑姑亲手扯着头发痛打她一顿,而父亲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身份证最终拿到了吗?没有...因为要看两姐妹以后的表现。

知花从小看惯了父亲的家暴,也习惯生活的谨小慎微,向来表现出不争不抢不反驳,有钱就补贴家用,因此,直到20岁父亲才在再三警告的情况下,将身份证交给知花,这一刻知花的内心没有惊喜,只有苦辣酸甜同时混合的复杂滋味。

知花的故事是真实的,在第一时间得知的我也是心情复杂,虽然愧于文笔功底浅薄,不能描写的更生动,但依然希望这样的故事可以真实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欢迎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给予评论,谢谢。

相关阅读
我没钱,不敢回家过年

1 年关将至,年味越来越浓, 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恭喜发财》,喜气洋洋的人们大肆的采购年货,互相说笑着。然而,热闹的是他们,我却什么也没有。 华灯初上,我和苏香香散步,来到约定的老地方——玉米楼。它位于凤凰市的东区,有十二层高,米黄色的外表,看起来像一根成熟的大玉米。它是我们市区的地标,是晚上大家聚集活动的大场所。 在玉米楼的四周,环绕着一条湖泊叫龙湖,水面清澈,波光粼粼。湖上,偶尔有几条...

豌豆学校

豌豆学校,是我记忆中的巴学园。 不知道如今是否有人读这本书,日本人黑柳砌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学校劝退,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第一次见到她,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点不耐烦和厌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眼里“怪怪”的小孩,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 小学的时候,龚俊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看完我就萌生了一种梦想:要用一节节废弃的绿皮火车厢...

海洛因与阿司匹林的前世渊源

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40篇复盘随笔。 我相信大家对阿司匹林都不太陌生,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全世界大规模使用的药物,即使到了今天,它依然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每年被消耗掉4万吨,1000亿片,按照全球70亿人计算,每人...

你见苍天放过谁,爱到最后都成空

如果没有四年前的那场相遇,我可能还是我。 不知八苦为何的我。 2017. 10.23 回忆篇。 随波逐流是我,喜于游戏之间的也是我,所以遇见他,俗套来说,就是命中注定。 在认识他之前,我嗜睡,不能熬夜,而在认识他的第一天,我和他便在游戏页面同他聊了五个多小时。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凌晨三点的城市,看到泛着粉红泡泡的屋顶。 我记不清那时我的模样,以及我的感觉,只记得,傻傻的我,傻傻的笑着。 后来,...

一件暖小窝的事

今天来讲个甜腻腻的故事,你可想听? 她,154的个子,苗条瘦小,略黑,很朴素,很少化妆,连淡妆也是极少的。 他。176的高个,身材威武,很黑,很简谱,看上去很随和。 她比他大一岁,2013年他们相遇了。 她是我的同事,这是她给我讲的故事。 她跟他是朋友介绍的,第一见面,是三个人一块去海边玩,她的朋友给他俩牵的线。缘分这东西就是这么的神奇。第一次见面,彼此感觉还不错。她是这样跟我说的: 其实也...

因为遇见你,才会变得更强大

第一次见舒雅是在医院,我照旧做着手头的工作,并没有注意到她。 手头工作日复一日,已经失去了刚上岗的紧张与激动之情。 按例叫号,让病人坐下,口头讲解接下来要怎么做,然后输入姓名信息,端起检查工具。 “大夫,这个不疼吧。”千篇一律的问题。 “有些不舒服,稍微忍一下。”例行公事般的回复着实让我感觉自己有些麻木。 医院的工作,需要谨言慎行,才能和各种形形色色的病人打好交道。热情早就在无数个胡搅蛮缠的...

28岁,我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我,一个28岁的少数民族姑娘,一个未婚且收入并不高的普通青年。 28岁,对于大部分的女孩子来讲,已经有了美满的家庭和较好的事业,在家庭和事业中游刃有余地施展并享受着。然而这个年纪于我来讲,充斥着各种的尴尬。即使说心智上我并没有放弃各方面地努力,但不得不承认,我,已经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关于爱情,我明明知道这种思想很恐怖,但权衡过后,我依旧做不出明智的选择。年初,算是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个军人小...

羔羊的血性

-1- 草原,如往日那般风轻云淡。母羊领着小羊羔在这片草原之上悠闲地漫步着、休息着。 牧羊人惬意的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如置身于母亲的怀抱一般温馨,又甜蜜…… 母羊无时无刻不用自身的爱细心呵护着小羊,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清晨与它寻觅肥美的草壤,傍晚圈它入绵软的绒毛安睡,生怕一不留神上帝便会把他这份恩赐收走一般。 日复一日,光阴交替,牧羊人看着眼前这一幕幕的画面,如痴亦如醉,心中更是想到...

手机读故事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