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印章(番外):贺亲王

2020-04-07 10:48:09

古风

李贺失踪,吓坏了钟粹宫的云贵妃和三皇子李赟,事情要从昨天的晚宴说起。

一个普通的家宴,宴上皇帝就露了个脸,借口政务繁多累乏了,就去休息,剩下的是皇后主持,大家倒也自在。

李贺是皇帝第九个儿子,才五岁,吃饱喝足就坐不住,独自出去玩,直到宴席快结束,云贵妃和李赟才发现李贺不见了,这才跟皇后告退去找李贺。

着人去找李贺,还没找到李贺,却先找到跟着李贺的小路子醉倒在一个角落,医女备好醒酒汤送来时,才发觉小路子可能不是醉倒了,是被人下了迷药,这时云贵妃和李赟才发现不对劲,赶紧加派人手去找,又不敢去惊动皇帝和皇后,这时皇帝和皇后已经歇了。

近些年皇帝的身体不大好,好多人私下小动作不断,更有几个一直在伺机蠢蠢欲动,云贵妃只想着自己两个儿子好好相处,自己将来好享天伦。

六年前,先皇后病亡,云贵妃原来也有机会争一下中宫后位,只是当时云贵妃父亲在朝中牵扯进一件贪腐案,明知道自己父亲是被人冤枉的,可云贵妃自己在深宫却帮不上忙,不光她自己,还连带李赟被皇帝厌弃,没了前途,好在这孩子心性坚韧,最重要的是,当时她被查出有孕,才解了当时的困局,免了父亲的牢狱之灾,还保住的自己和李赟在宫中的地位,但是,也仅限于此,再无半点升迁的可能。

也因为这样,现在这位皇后才上位。可好景不长,这位皇后才刚上位,她儿子大皇子偏偏出了天花,没治好。正当此时,二皇子,也就是已故的先皇后嫡子请旨,要去青云观为亡母祈福,说以后要常住道观,话语间透露出想出家修道的意思,后来皇帝还下旨叫过他几次,都没叫回来,就随他了。现在这位皇后就大皇子一个儿子,如今没了,再生一个也不大可能,就扶持了一个母家势力弱的五皇子,五皇子母妃到也听话,可五皇子不太听话,好在她是皇后,还能压着李贽。

闲话不多说了,说说这次李贺的失踪,李贺后来被云贵妃和李赟的人在一处荒凉的池塘里找到。没人知道是李贺自己走到那里失足落水还是被人推下去的,那里靠近冷宫,平日甚少有人去那边走动,李贺更是从来没去过那个地方。

钟粹宫对外说李贺失足落水,害了风寒,不宜出门,钟粹宫里都是近身照顾的人,为了避免把病气带出去,就关门谢客一段时间,直到李贺痊愈。

李贺先是烧了三天,清醒后却忘了那晚所有的事。李贺这病,足足养了一个月。

倒是小路子,昏迷一夜一天后说清了自己的事,当时储秀宫的成亮来找他,请他喝了一杯酒,当时就喝了一小盅,以他的酒量不在话下,想着主子们还得吃好一会儿,就在一个角落里偷懒打个盹,平时常有的事,谁想这回出事了。

可储秀宫现在并没有人入驻,难道那个成亮的酒是旁人给的?还是在替什么人做事?

云贵妃不愿意往那些事上面想,李赟到是看的透透的,那些人还真下得去手,贺儿才五岁啊!难道是父皇的身体?李赟不得不为以后打算。

这皇帝还真是病糊涂了,不早早立下储君不说,还放任先皇后嫡子二皇子常住道观,现在的皇后扶持养子五皇子,淑妃的四皇子如今在朝里也风头很盛,六皇子的母妃贤妃和先皇后有表亲之宜,六皇子和二皇子走的很近,经常去道观看望二皇子,七皇子和八皇子还小,不成气候,九皇子李贺有个亲哥哥三皇子李赟,也是皇帝所有入皇家族谱(三周岁前夭折的都不入族谱)里,唯一的一母同胞亲兄弟。贺儿这事,估计不是四皇子就是五皇子做的。

有些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这不,四皇子的人又设法绑架了昌平侯府的小姐,据说才刚会爬啊!这些人也下得去手,就为了掌兵的昌平侯能支持他,最后虽然事情真相大白,却苦了昌平侯府把女儿弄丢了。

后来四皇子被削爵,赶去封地,彻底没了机会。

京城里形势大好的,只有五皇子了,五皇子后来被自己母妃说服,事事顺从皇后,以皇后为先。皇后也把五皇子养到跟前,收为继子,名义上占了嫡子的身份,紧接着皇后就开始为他造势,联络朝臣准备议储事宜。

五皇子立为储君,一切准备就绪,皇帝也拍板了,日子也选好了,就在宣读圣旨的时候,二皇子突然从道观里回来,把这事拦下了。

李氏皇朝自开国以来,讲究以德治国,以德服人,无德者,国不治,民不服。王氏皇后讳慧娟,以极其阴险恶毒的手段夺取后位,手段诡异隐晦,蒙蔽圣听,侥幸得位。然苍天有眼,令大皇子代母受过,不幸得天花不治而亡。

此时,王慧娟心里想着,大皇子的事肯定和眼前这个人有关,当时她就觉得奇怪,好好的人怎么就出天花了?只是当时悲伤过度,加上二皇子没多久就离开了皇宫,才没继续往这方面想。

紧接着,二皇子拿出了一系列王慧娟联络外戚,网络朝臣,结党营私的证据。

后宫,她一手遮天,在已故的先皇后的药里动了手脚,导致已故皇后病情越发严重,最终不治而亡。前朝,联络外戚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其中包括云贵妃的父亲。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她还残害皇嗣,九皇子李贺一次失足落水,其实并不是失足,只是云贵妃失了圣心,在后宫也没什么威望才不愿声张,当时是被人引着去冷宫附近,叫人从暗处推下去,只是发现的早。事情虽然是四皇子做的,却是被王慧娟这个恶毒的女人诱导的,还包括绑架昌平侯的女儿,也是王慧娟出的主意,她还故意叫人不小心说漏嘴,惹的事情败露,把四皇子逼上绝路。

二皇子说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证物证俱全,关于四皇子的事,四皇子离京前可是亲自去道观找过二皇子,说是为自己做的事忏悔,从四皇子的言语间,才发现了王慧娟的惊天阴谋!这才开始着手调查和王慧娟有关的事,不想,竟然还有这许多,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都是被这个人害死的。

册封储君的旨意没下成,皇帝被逼当庭开始着手处理皇后的事。

王慧娟的皇后位被废,可惜了五皇子已经过继到她名下,如今也被牵连,以后都再也无缘皇位,毕竟皇帝的身体只在旦夕之间了。

二皇子知道,当初自己母后的事,其实也算是皇帝默许的结果,即便没有这些,母后当年也活不过半年了,可是哪怕多活一个月呢!那毕竟是他的母后啊!也活该那王慧娟太心急。原本这些都没什么,只要父皇高兴,自己无所谓,反正母后也没多少时间了,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手伸到朝臣们身上,不该把手伸到后宫皇子们身上,朝臣们是一国的根基,皇子们是一国的希望啊!二皇子冷眼旁观,大皇子的事就是她第一个报应,大皇子的事和二皇子没任何关系,二皇子只是暗中问过御医有关大皇子病情的事。

朝廷上,二皇子呼声很高,可是二皇子在外多年,早已经无心政事,二皇子有个道号安然,安然自在随风去,自然不愿意再理会红尘俗世。

满朝上下,就剩下三皇子和六皇子可堪大任,只是,六皇子还没出天花,三皇子已经出过天花,和大皇子同一年染上的,据二皇子提供的材料里,是王慧娟暗中叫人把大皇子天花时的用具送到三皇子那里造成的。三皇子李赟立为储君,满朝文武无人反对。

立储的旨意刚下,老皇帝驾崩了,这一切,距李贺落水不过才短短的四个月,才四个月。

李赟刚刚继位,朝廷内忧外患,外面有游牧民族不断骚扰边界,里面朝廷里党派林立,各地的水旱灾害不断,急得李赟破口大骂:这边洪水冲毁房屋良田,那边旱的颗粒无收,怎么不平均一下呢?这样好歹算个风调雨顺,利国利民啊!

上天好像听到了李赟的心声,没多久,全国各地灾情减缓,有言官上书,大意是说皇帝乃天选之人,是大德大福的人,连天意都惧怕皇帝的威慑,给了百姓好日子,是百姓的福气。

这个人洋洋洒洒说了数千言,也没人打断他,因为前日刚刚因为一项关于灾后减轻赋税的问题,君臣在朝堂上大吵过,也算是一些人在给皇帝顺毛。

最后,当这人念完,满朝文武跪下恭贺皇帝,皇帝却说:既然朕是天选之人,朕的意愿连天都不愿拂逆,前日所议的赋税问题,就按着朕的意思去办吧。众卿有本上奏,无本退朝吧。

李赟下了旨意就去了后宫,留下满朝臣工面面相觑,这位皇帝他不按规矩来啊!于是大家开始攻击那个上奏折的人,夸个人都不会,扯什么天选之人?

御书房里,李贺在等着李赟。

自从李贺落水之后,李贺身边除了有宫人跟着,也必定有云贵妃或者李赟其中一个陪着,直到李赟继位,李贺还保持了这个习惯,但是相对于母亲,他更愿意和哥哥在一起。

李贺也不傻,他也隐约记得那晚落水的事情,当时小路子喝醉了,他在旁边自己玩,有个脸生的宫人来,说哥哥李赟先前悄悄走了,在一处园子给他准备了好玩的物件,专门来给他引路。

那人带着李贺饶了好大的圈子。云贵妃自从出事后向来行事低调,很少出门走动,连带李贺也只在母妃允许下跟哥哥逛过御花园,所以李贺当时看什么都很新鲜,不知不觉被人带到偏僻处,推下池塘就悄悄离开。可是这些他不敢和母妃还有哥哥说,怕他们忧心。所以后来再也没有独自呆过,即便身边跟着人,也总是不哭不闹,要知道李贺很难伺候,不愿意身边跟的人多,后来才只剩下一个小路子。

李贺在御书房可算等到哥哥了,立刻给哥哥送上一个甜甜的笑脸。

李赟发现,李贺就是自己的福将,以前,自己和母后在宫里被人陷害,又被外面外祖父的事牵连,眼看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必死局面,偏偏这时母后怀孕所有人都跟着沾了光,所以李贺一出生,李赟就很喜欢他。那次李贺落水,母后执意自封宫门,那段时间他避开了很多宫里宫外有心人的算计,直到二哥归来,揭开那个恶毒的人的假面具,钟粹宫才算是迎来了一丝曙光。

不论是大皇子的死,还是二皇子的离宫,四皇子被发往封地,甚至五皇子即将被立为储君,这些李赟都不在乎,也跟李赟没关系,他只想看到李贺的那张笑脸,仿佛那张笑脸有无穷的魔力,能给自己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活下去。

后来自己继位,后宫里安全了,李贺也被封了郡王,还是愿意时常跟在自己身边。每天的政务纷繁杂乱,处理起来千头万绪,经常在御书房一坐就到了戌时,甚至亥时。偶尔分心看看李贺,他会回自己一个甜甜的笑脸,让自己浑身都充满力气,叫他先去休息,他都会说不困,明明眼皮子都在打架了还硬撑着,无奈放下奏折先去哄他睡觉。有时候哄他睡好了,自己也睡着了。经常是批奏折的间隙,发现小包子已经睡在一边了。

李贺黏李赟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李贺九岁,李赟才发现不对劲。召御医来也看不出什么毛病,后来几位御医联名会诊,一位专治疑难杂症的可能琢磨出来病因,问贺王爷小时候可曾遭遇过大的打击或者灾难之类,估计是留下的心里阴影,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李赟一时没想起来李贺曾经落水的事,到是小路子想起来了。

既然知道病因,就好治,在李贺十岁时就差不多痊愈了,李赟一高兴,给李贺封了亲王。这是李氏皇朝开国以来年龄最小的亲王。

李贺渐渐的没有以前那么黏李赟,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都混迹在宫外,无奈,李贺十二岁时,李赟就给他建了亲王府。其实李贺哪里有那么贪玩?只是简单的认为宫里不安全,可是他又不想离开哥哥和母亲太远,就一直呆在宫外,却从来没离开过京城。

后来李贺长大了,很快就到弱冠的年纪要行冠礼了,议亲的事宜自然也被提上了日程。

太后邀请百官家眷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赏花宴,宴席上的姑娘多的数不过来,李贺却没什么兴趣。要么就是蛮横霸道不讲道理,要么就是娇气的比御花园里的花儿还弱,稍微识些字的就敢自诩才女,真正腹有诗书的又都有些呆板,少了灵动之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李贺一个都没看上。

太后一怒之下打算包办婚姻,选了刚刚升迁到京城的刑部侍郎的女儿万妍儿当自己的小儿媳妇,这个万妍儿和京城里的女孩子都不一样,太后第一眼见到就很喜欢,想着李贺也应该会喜欢。哪成想,李贺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收拾东西,逃离京城,等皇帝和太后收到消息的时候,李贺早就跑的没影儿了。

皇帝到不太担心,从李贺住到宫外,他就派了两队御林军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保护李贺,李贺也知道,这不,他逃婚离开京城,那两队侍卫全跟来了。皇帝虽然不急,可是急坏了太后,这怎么跟万侍郎和万妍儿交代呢?还吩咐皇帝赶紧让人把李贺找回来。

李贺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离开京城,一切都很新鲜,很吸引他,可一路的经历却并不怎么美好。

李贺出了城门,随便选了个方向就往前走。一开始兴致勃勃,可是正值烈日当空,越走越蔫,偏偏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李贺感觉自己快晒成“人干”了,后来,突然发现前面有个茶棚,瞬间有了精神,策马疾驰而去。暗处的侍卫见状,有几个人悄悄离开队伍。

李贺拍下一锭银子,“小二,好吃的好喝的赶紧上来!”

“来喽~”一个小二提着一壶茶上来,看到桌子上的一锭银子,眼睛笑的只剩一条缝了。

李贺端起茶就喝,刚入口就皱了一下眉,顿了一下,心里想着,算了,快渴死爷了,先喝了再说。

当小二把吃的端上来的时候,李贺没法忍了,花了那么多银子就给吃这东西!真当爷是个人傻钱多的蠢货!

李贺把嘴里吃的吐出来,和这个小二理论起来了,偏偏这个小二见惯了这个阵势,也是寸步不让,两个人就吵起来了。暗处的侍卫不禁皱眉,这位爷怎么偏偏就到了这家店?这家店的饭菜是出了名的难吃,只有过路人没办法了才在这家吃,那几个人怎么回事?找些吃的都这么慢?

就在李贺和小二快要打起来的时候,几个侍卫提了可口的饭菜送来了。

那小二眼看情况不对,原以为就是一个独自出门的富家公子,没想到还是位军爷,赶紧把先前收的那锭银子还了,紧跟着就跪下磕头请罪。

李贺有了可口的饭菜,自然不会再跟一个小二计较,只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叫侍卫把小二带到后院自行处置。

吃饱了,喝足了,也歇好了,李贺却发愁了,不知道该往哪边走。后来,在一个叫清河的侍卫的建议,指引,暗示,以及明示下,往距离最近的驿站去了。这个驿站是官家的,里面环境很好,会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贺今天一天是受累又受气,一到驿站,随便吧啦几口就去睡了。尽管今天一天身心疲惫,脑子却很清晰,既然已经离开京城了,住在驿站里,皇兄和母后都会得到消息,下次不能再住驿站了,哪怕脏点,环境差一点,饭菜难吃一点,都得忍着,还有那几个侍卫,也得想办法甩了。

第二天,李贺罕见的起晚了,不过也是,昨天的确够折腾的,门外的侍卫们也不担心,驿站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

李贺推开门,就看见两队甲兵列队站在房门两边,引来很多驿站客人探究的眼神,不知道是把李贺当成被看押的人犯了,还是当成被重点保护的重要人物。

李贺想了想,吩咐他们回去换了常服,才叫人上早饭。

离开驿站,几个侍卫也没有继续躲着,直接就李贺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从暗卫变成了明卫。

李贺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一路上跟人打听,哪里有热闹就去哪里,哪里有好玩的就去哪里。侍卫们也没人叫苦,看到路上有人乘一种简易的辇轿,就两根长竹竿,中间栓把椅子,上面搭块布遮阴,有样学样也做了一个,到是把李贺哄的舒舒服服,总比骑马舒坦。

一次在茶棚歇脚,李贺又打听到距离很近的洛城最近很热闹,赶上老奶奶庙会,庙会连庆三天,它邻近的几个小县城也都有集会,今年有不少好玩的东西呢!李贺又动了心思。

他借口先前去了不少大城镇,这次就想看看小县城,第一站先去临县。

临县城虽小,集会却很热闹,很多小玩意儿别的地方都没见到过,李贺玩的可开心了,一高兴,晚上还请大伙喝酒了,不少侍卫喝醉了。

趁着夜色,李贺收拾好东西,混迹在一队商队里,一起出了客栈,这个商队去洛城赶庙会,得趁早去占摊位,晚了就没有好位置,那些清醒的侍卫撇了一眼商队,继续盯着李贺的客房,生怕有一只苍蝇飞进去,却不知道里面的人,已经悄悄的溜走了。

到了洛城,天刚蒙蒙亮,但是各处叫卖早点的铺子已经都很热闹了。李贺没去特意吃早饭,一路走来,每个摊子都买了点吃的,一条街的铺子还没吃完就已经饱了,他早就想这么干了,可是那几个侍卫跟着他放不开,怕他们回去跟皇兄告状,说自己不正紧吃饭。

后来,李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扇子,画的小鸡吃米图,却只有几粒米,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小鸡都吃饱了,跑到另一面去玩了。把扇子翻过来,果然有几只玩耍的小鸡,心里想着——果然有趣!就摸银子要买下,一摸,荷包没了!

这才想起之前人多,也不知道银子是被挤掉了还是被偷了。可是他实在太喜欢这扇子,摊主给出了个主意,说他身上这身衣裳看着不错,前面有家当铺,换一身粗布衣,还能剩下不少银钱。

李贺想的是,能把扇子买下来就行,当铺掌柜却看到这个年轻人急于出手身上的衣服,还得再给他一身粗布衣换上,言谈之间,又发现是个不了解人情经济的贵公子,人傻钱多的那种,略施小计,只用了一两银子加一套粗布衣,就拿下了李贺身上价值昂贵的整套衣服。

李贺满心欢喜,他得到了那把扇子,然后就体会到了什么叫乐极生悲,以他的花钱方式,一两银子不到一刻钟就花没了。

李贺,堂堂当朝贺亲王,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变身,最终与乞丐为伍。

尽管变成了乞丐,李贺才不会去跟官府求助,才不会去跟皇兄求助,他才不要回去娶什么万侍郎的女儿呢。

一次与寻找他的侍卫擦身而过,这一身粗布衣反倒成了最好的伪装,他们连看都没看自己一眼,回头一看,他们去抓那个穿着自己原来典当的衣服的人,李贺见状赶紧躲了。

又一次,李贺又遇到那些侍卫,发现他们任何一个和自己身形相似的人都不放过,心里想着,不能再去大街上了,只能去一些背街小巷讨吃的了。

李贺变成乞丐后,过的很心酸,每一天每一顿饭都吃不饱也吃不好,还经常招人不待见,很多人见了他都指指点点的还笑话他,李贺很委屈,他晚上还得跟那些乞丐们一起委身在一处破庙里。一次夜里下雨,还不小心染了风寒,好在挨过来了,这几天天气好,身体也好的快一些。光这些就算了,还得时刻防着那些侍卫,不能叫他们给发现了。

这一回,李贺又连着两天没吃到东西,沮丧的在一条小巷子里走着。另一边,热闹的洛城大街上,又开了集会。

忽然,一个胡同口拐进来一对姐妹花,那个姐姐提了一盒点心,妹妹蹦蹦跳跳的吃着一串糖葫芦,李贺眼前一亮,赶紧追上去,“两位妹妹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都两天没吃东西了。”

那个姐姐看着他的样子,看了好一会儿,把手里点心塞给他,李贺千恩万谢感激不已,姐姐在衣袖里翻找一小会儿,拿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说:小哥儿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当了乞丐?这是一百两银票,你拿着,先解了眼下的困境,以后去卖力气也好,做学徒也好,哪怕做些小买卖,只要肯吃苦下力气,也不至于继续乞食为生。

这个姐姐说完还对他笑了一下,才转身离去。自从李贺沦落街头成了乞丐,哪里有人这样温声细语的和他说过话?那惊鸿一瞥,绝美的面容深深的烙印在李贺的脑海里,他愣怔在原地很久,才发现佳人的身影即将消失,赶紧就去追那人,还未曾询问佳人芳名,不知道以后怎么去找这位美人。

李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略了现实里的,由远及近的惊喜的呼唤声:王爷,那个是王爷!是真的王爷!真的是王爷!

就在李贺准备撒腿去追佳人的时刻,几个侍卫的熊抱先到了。

此时此刻的李贺想杀人,眼看着佳人就没了踪影,等几个侍卫发现王爷不对劲,放开王爷,李贺追逐倩影飞奔而去,却连余香都未曾留下。李贺发了很大的火,狠狠惩罚了那几个拦他路的侍卫。

原来,在李贺知道侍卫们发现他把衣服当了的那一天,京城里发来一份官文,张贴在洛城各大街道,上面说太后喜欢万妍儿,已经收为义女,封了欢颜公主。恰逢三年大考,新科状元赵铭轩年轻有为,仪表堂堂,文采惊艳,与欢颜公主正好配成一对佳偶,皇帝亲自下旨玉成此事。皇帝是既得了栋梁之才,又为义妹寻了一个贴心良人,心中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故下旨昭告天下,与民同乐。偏偏这个时候李贺躲到小巷子里去了,没能看到这份官文,这些偏远小巷子里住的偏偏又都是些穷苦人家,每日里最大的事就是填饱肚子,根本没心思去关注远在天边的皇帝的家事,所以李贺不知道这件事,一直躲着,直到被侍卫们找到。

李贺虽然被请回京城,可是他的心已经丢在了洛城,丢在了那个温暖的笑容里。

欢颜公主大婚,贺亲王送了大礼,本意是为了道歉,却才知道赵铭轩早就心悦万妍儿,赵铭轩为了能娶到万妍儿,拼了命的读书,一路拼搏一路汗水,才终于有机会在当今圣上面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万家妍儿求亲,太和殿上,赵铭轩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万家女,已经成了太后的义女,皇帝的义妹。

如果说刚进京城的万妍儿被贺亲王逃婚搞的名誉扫地,那这一次状元郎太和殿求亲,却为万妍儿赚足了面子,皇帝还亲自参加并主持了这场婚礼。

婚礼结束,李赟亲自压着李贺回宫,并把人送到钟粹宫。太后喜欢这个院子的清雅,尽管身份已经成了太后,还一直在这里住着。

太后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李贺:“多好的姑娘啊!你不要,有的是人排着队想要!”太后还想说些什么,又住嘴了,怕把小儿子又给说的跑到外面去受罪,那几个不成器的连个人都看不住,要他们有什么用?已经把他们通通都打板子降职,有几个还给罚到军里去了。

“母后,我跟您保证,我一定给您带回来一个比万妍儿还好的媳妇儿,您给我些时间,我给您把人找回来!”

太后一听这话,两眼放光,仔细问了关于那个姑娘的事,虽然不知道人叫什么,好歹知道人在洛城,就应了李贺要去洛城找人的事。

皇帝自然也听说了这个没见过面的,人美心善的弟媳妇,特意叫人给禹州观察使和洛城节度使带话,全力配合贺亲王寻人,只要找到了人,少不了他们好处。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等李贺真的又回到洛城时才发现,这竟然跟大海捞针没区别。

一开始还漫无目的的找,后来在洛城节度使的帮忙和建议下,根据当初贺亲王和那位女子相遇的地点以及当时的衣着装扮,大概推测出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人,可是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子帮助别人,肯定也不是普通人家,这就犯了难,后来推测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偷偷换了衣裳跑出来的,跟着的要么是妹妹,要么是丫头,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好办了。

贺亲王这人一找,就找了两年多,对洛城和周边府县的人口比管户籍的官员都清楚,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他都见过了,没有一个是他想要的人。

这些地方的官员们犯了难,人口是如今政绩考核的一项重点项目,有这位爷长期停留在这里,每一份上报的关于人口的奏折他都门儿清,甚至具体到个位数的人口数量他都知道,还帮忙纠正了好多积年的人口旧事,甚至一些失踪人口什么的,也被这位爷破了好多案子,当然好处也显而易见,这两年这地界上从来没发生过人口拐卖之类的事,坏处更显而易见,每年的官员考核,人口这一关没法儿过。

有一个想法在洛城节度使脑子里盘旋了好久,贺亲王说的,遇到那位女子的时间,兴许正好赶上洛城的老君庙会,因为老奶奶庙会和老君庙会的时间相隔并不远,也就月余,若真是老君庙会,那庙会的人海了去,甚至好多外地人都会特意提前两三天到洛城,就为了赶老君庙会,要真是这样,找人的范围就更大了。

相关阅读

手机读故事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