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2020-11-30 15:04:40

励志

1

我一直认为M公司才是我的大学,我在那里完成了四年本科教育,而不是财经学院。我自己的大学虽然也是重点本科,但是教授的课程大多无用。所以我拿到那张经济学学士证书的时候是很心虚的,拿到M公司录用通知的时候就更心虚。

招我进去的老板叫Karen,一个五官不算顶美但举止优雅的台湾女子。她和我面谈了十分钟就问:“你需要多久的通知期?”

那时我已经面试过二十多家公司的类似职位了,一个也没成。那些公司比M公司差得很远,九十年代的M公司多年蝉联中国第一雇主。

我立刻表态:“马上。嗯,不行,给我两个星期辞职。”

入职后,我问同事:“Karen是不是特好说话?我跟她面试好快的。”

我的同事瞪大了眼睛,“她?在你之前,她面试了二三十口子,我们都不明白她到底要什么样的。”我同事的表情说出了她后面那句话,“怎么就你这样儿的?”

跟我交接的女孩很傲气,一个字儿不肯多说。用了十分钟讲解流程就走了。好在第一份工作只是应付款账单审核,说白了就是挑勾儿,知道在哪挑就行。

第一次月结很快来到。所有原材料采购相关的单据必须在月结之前处理完毕,否则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数据不准。为了不让人挑出不是,我已经加班一个星期了,能提前处理的单据都做了。自以为不会拖大家后腿。

果然,我是第一个做完的。已经将近半夜了,办公室里还灯火通明,总账分部的人正在最后汇总各分部的数据。按规矩,试算平衡表没有提交,一个都不能走。我偷偷打开电脑玩俄罗斯方块——新换的Mac大屏幕真是太好用了。

玩得正嗨,我忽然看见Karen静静地站在我座位前面,不怒自威。我魂飞天外,赶紧切换屏幕。

“你还有多少单据没做?”

“一个小时之前都做好了。”

“存货不对,你肯定漏单了。”说完她拉了把椅子做下,给了我几家主要供应商的名字让我找单据。两个小时之后,漏掉的收货单找到了,是关联公司的,几张单子就是十几万美元存货。跟我交接的女孩或者有心,或者无意,没有告诉我关联公司交易如何处理。只怪我自己脑子空空,不知道如何自查。

我又愧疚又自责,想想加了无数班又无限委屈。

Karen细声细气地告诉我:“你可是我招的,你做的不好,就是说我眼力不好。当初很多人推荐别的candidate(应聘者),我都没要。我们公司试用期三个月,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事故,我恐怕你做不到试用期结束。”

我无话可说,给老板拖后腿的员工有什么可辨的?Karen算是又给我一个机会,换个狠的,没准儿当时给我辞掉。

我回去潜心研究那些单据,不明白收货部门已经收了物料,为什么系统现实“待查”。于是去生产线找他们主管问问。

M公司的生产线真正做到一尘不染。进门之前静电服白帽子鞋套都要穿戴好,免得灰尘头发污染芯片。生产线上的小姑娘们紧张有序地工作,每个人都表情专注认真。当时是九五年,本市平均工资大约三百元左右,房价千元一平米。这些中专高职学历的女孩子每月能拿大约一千。家里人甚至公婆都拿她们当宝贝供着。

仓库主管老于不懂财务流程,但是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门儿清。谁收错了料,会被他罚出门绕工厂跑三圈再回来。连工厂总经理都说他:“你简直是地主恶霸!”可是地主恶霸业务太熟练了,还护犊子,他手下的伙计们甘心受罚。

老于拍着胸脯告诉我他那里不会出问题。他告诉我一个重要信息,关联公司的单据处理有点特殊。非要手工改动收货状态才能进系统。这就是为什么一托盘一托盘的物料堆在仓库里,但是MRP(物料需求系统)里面没有。陪老于坐在高高的托盘旁边,听老于讲他那恶霸的故事俩钟头儿,总算有点干货。

我接着找IT,就想弄明白为什么不能自动收货入账。答案是:“不知道。财务一直这样做的,我们IT按你们的需要设计系统。用户需求怎么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问题又回到财务部。我们部门有三十多人,分四个组,收付款,成本分析,总账和报表。一堆牛人在一起,个个眼高于顶,唯我独尊。跟她们打交道比跟仓库老于他们费劲多了。我忙活一圈,没打听出个所以然。只好继续老办法手工调账,虽然慢,起码不出错。

第一个月结束,我拿到了工资单。公司规定工资保密,不得互相打探,否则俩人一起开除。我找到僻静角落打开,几乎晕了,一千六百。也就是说,我爸这个干了一辈子的央企员工,工资不及我的零头!

我激动万分,给我妈打电话:“我发财了!你们想要什么,开个单子出来,我买!”

怪不得大家都拼命往这个公司跑,这份工资太让人震撼了。我说什么也要通过试用期!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2

Karen的秘书通知大家,本周六凯悦酒店做KPI。大家都心领神会,立刻分头准备。我还得追着人问:“什么是KPI?”然后小本本记下:KPI=KeyPerformanceIndex=绩效考评。那个小本本已经写满了,这个公司切口用得太多,不把这些关键词搞明白,开会的时候坐半天也不知道那帮人在说什么。

因为是本年第一次会议,说白了就是大家各自制定工作计划,然后站在台前用幻灯片给大家讲解一遍。大家坐底下集体挑刺儿,目标过高说你好高骛远,过低说你胸无大志。Karen是财务总监,可以讲中文,但部门里还有几个外派的财务经理。所以整个会议期间必须讲英文。

我们按级别高低依次上台。听完几个人的演示,我心里稍微有了底儿。我人微言轻,排在最末。美国来的财务经理Steve挺不客气地说,“你如果说不惯英文,讲中文好了。反正你那个部分不需要我审核。”

我说:“我试着讲一下。你不喜欢听,可以不听。”上次跟我交接出错的那个女孩是Steve的部下,我跟他们那个财务分析分部一直气场不合,一不小心,不该说的话就溜出来了。

Karen打圆场:“你随便讲讲好啦,也快吃午饭了。Steve,今天有正宗牛排哦!”

大家一边憧憬着午餐菜单,一边听我发言。渐渐地,会议室安静了。等我讲完,Karen环视全场,“大家有什么意见吗?Steve?”我听出Karen声音中的小得意。

Steve也有点吃惊:“呃,还行哎,你出过国吗?”

我很诚实地摇摇头。大家看来都饿了,没怎么讨论就把我放了。

那次会议之后,大家对我的态度大为改观。成本分部的琳达特意找我,“你的口语怎么练的?”我告诉她,我曾经为原来公司的加拿大船东当了半年口语翻译。饶是船东大叔意志坚强,也被我的英文折磨得快不行了。我的口语未必有长进,船东大叔画画水平大增。

琳达笑得花枝乱颤,“你看上去那么严肃,原来这么逗!我得告诉别人去。你教我口语行不?”

原来职场小白一定得有点利用价值,才有机会跟人谈条件。我赶紧把藏在心中许久的收货单问题拿出来请教。这次琳达不再敷衍我,跟我把来龙去脉讲清楚。我说,“不是特复杂呀,不就是收了货要跟关联公司对账才能进系统吗?既然存货不能等,而关联公司对账单必须等,为什么不设置一个中转账户先让存货入账?”

琳达说,“以前没人出过错儿,所以没人想改动程序。就你耿耿于怀。上次Steve给Karen推荐了一个人,Karen没要,把你招进来了。可能Steve的人挖了个坑给你跳。”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听得我那叫头大,以前的国营大企业山头林立,原来外企也一样。我说:“那我算Karen的人?”

“可不?难不成你要去Steve的团队?”

“我单干不行?”

琳达摇摇头,“除非你当上财务总监,自立山头儿;那时候你还是得组团,是跟采购部呢还是跟IT。”听到这里我彻底无语,也算是上了一课。别看琳达每天端着她的咖啡杯溜达,其实自有其生存之道。用她的话讲,social(社交)也很重要。

琳达扭搭扭搭地回她座位了。我去找Karen谈我的想法:如果改进流程,那么结账的时间可以缩短大约六个小时。整个财务部每月节省六个小时的加班费还是挺客观的。Karen听到这里来了劲儿,“那你不要做付款了,我安排别人。你专门和IT一起搞这个项目。不过,如果搞不成……”

我给自己挖了个坑,“搞不成我试用期提前结束。”

写用户需求其实连一个星期都不用。只要word文档一打开,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写下去,打印出来薄薄一本。IT部门的人一看就头痛:“这么大一本,程序得写到什么时候去?我们这儿的项目排着队,前面有一堆没来及写呢。”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周末同学聚会的时候,我的大学室友老六给我出主意:“你的衣服需要全部换掉,个人形象非常重要。大家爱跟衣着得体的人打交道。”

我看看自己穿的套头毛衣加牛仔裤,觉得这话有道理。反正我现在比阿Q还阔,那就买呗。不知道该买什么衣服,我就买套装,挑最贵的买。

事实证明新装对别的部门确实有用,尤其是开发区区委,银行这些地方。然而对IT一点用都没有。你就是打扮成一朵花儿也没用。这帮程序员眼里只有程序,不顾其它。他们自己不论男女每人一件生产线用的防静电白大褂儿,一天到晚穿着。

午餐的时候,我盯着眼前丰盛的一大托盘发呆,不知道这样的五星级套餐还能享用多久。我们的食堂好到美国总部的人没事就要来中国出差,他们说冬天还给西瓜吃,这事儿在美国闻所未闻——项目没有进展,是不是该把简历改一改,发几份出去?

有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端着托盘转悠,我把我的托盘挪了挪,“坐这儿吧,今天人多,凑合一下。”

小伙子挺客气:“我刚来的,IT的,你哪个部门?”

我的眼睛“噌”就亮了:“IT的,你说你是IT的?你们部门终于招新人啦?”

午餐结束之后,IT新来的小杨已经跟我聊得很熟了。我跟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开出条件:这个项目算是我俩联名。做好之后,我会好好写封电邮给他老板,他就不用担心试用期问题。

两个小白联盟,力量顿时强大。小杨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我的用户需求文案翻出来了。看完之后,他连声称赞。“不用跟我讲啦,你说得挺明白。IT很多项目卡住,是因为用户说不清楚他们到底要什么。跟你这样的用户打交道,我们少说好多废话。”

以前一直觉得“欲渡黄河冰塞川”,如今冰块顺流而下,我们的项目一日千里。我天天耗在IT,程序做完立刻开始用实验数据调试。程序改完若干版本之后,我们终于在系统里看到了想要的结果。那几行数据一跑出来,我幸福得都快晕过去了,小杨激动得直拍桌子。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3

我和小杨一炮打响。karen把我们的报告拿去,闷头炮制了几天,把它包装成自己的六西格玛管理项目成果。然后,她被顺利提升到新加坡工厂了。她还算够意思,临走给我办好转正手续。

我赶紧请教琳达,“我老板高升了。是不是我谁的人都不用当了?”

琳达说:“你想得美。现在才是关键阶段,一朝天子一朝臣。咱们且看新老板如何。”

新老板大名明哲,我们不知道他姓什么,反正他自我介绍就这俩字。他的欢迎会可谓人山人海,人事部生产部IT乌央乌央来了一堆捧场的人。没人下帖子请她们,全是女生。借口送个单子什么的,然后加入我们的队伍,挤在会议室门口专看明哲。

也许明哲确实好看?我觉得他换身衣裳,直接可以演个青衣,妩媚有余,阳刚不足。不过显然我的观点和大众审美不同。琳达就说:“明哲简直就是画里走下来的人啊!我去过新加坡,那儿的人普遍给晒得黑黑的。告诉你吧,明哲这样的美男子,全新加坡就这一个。”

明哲其实是个挺羞涩的人。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人事部要我写个自我介绍,发在下周公司简报上。你可以帮我写吗?”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你为什么找我写?我还不太了解您呢。”

明哲说:“我中文不够好。人事部要中英双语的。我用英文写个大概,你加工翻译成中文,怎样?我看了你最近的用户报告,我觉得你行。”

新老板发话,我还能怎样,只好帮他写呗。这也是公司惯例,新官上任,人事部用这个办法向全厂上万人介绍部门经理。

我看了明哲的自述,基本就是一份干巴巴的简历。我说:“如果你只想让我翻译,半个小时就好。如果让我重写,给我半天时间。我还要你几张家庭照片。”

我用明哲的简历和家庭照片开始再加工。成稿之后拿去给人事部的人看。那人说;“全文照发,我们看看反响如何。我觉得很好玩。”

明哲拿着新出的简报读了半天,又去了人事部,拿了几十份回办公室。他说要把这期简报寄回新加坡去给家人和朋友看。

其实我只是用采访的形式设计了一组问答,然后把明哲的闪光点大书特书,中间还穿插了几件家庭趣事。这样写出来的明哲就不再是个只会干活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明哲太太最为满意,我把她家的全家福而不是明哲的毕业照放在封面。那张全家福替她挡住了不少女生。

这篇文章写完,我稀里糊涂地变成了明哲的嫡系。明哲毫不掩饰他对我的照顾,让我参加各种管理培训,美其名曰“加速成长”。我在大学里欠下的功课终于一点点补上啦。

几个月后,我又和小杨合作成功第二个项目,小杨被光速提升为项目主管。每次项目结束,我写汇总,顺便抄送他的部门经理。小杨说,我那些报告写得又臭又长,只有数据引用还算准确。他一边批评,一边毫不客气地复制粘贴我“又臭又长”的报告,当自己的工作总结。

Steve来找我,“你跟小杨这么熟,能不能帮我们做个项目,改进月末报表?如果做成,我跟明哲一起给你换到成本分部。你不是一直想去吗?”

这个美国人混到现在,果然不是吃素的,居然连我这点小心思都被他看得透透的。

我接了一堆电子表格开始苦苦研究,这时候发现真功夫还是欠缺很多。那套表格里面起码几百个公式,很多附属表格环环相扣。我脑子里没有那个框架把全套报表体系吃透,更甭提改进。

我把表格还给Steve,坦言做不了。他满脸不屑。“那么,你打算放弃?”

我说:“我没有头绪。这根本不是我这个水平能处理的。我刚刚做了两年。”

Steve说:“我最早想招个硕士学历的人,Karen招了你。过去两年,你证明了Karen看人比我有眼光。可是,你刚才太让我失望了。也许还是我更对。”

这几句话挺刺痛我的,回到座位上,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可能过去两年发展得比较顺,我开始害怕挑战,害怕项目失败没面子。

想了一会儿,我咬咬牙,又回到Steve办公室,“我还想证明你是错的。这个项目我尽力试试(Iwilltrymybest),你给我半年时间,行吗?”

Steve依然不满意:“不要说试试,年轻的女士,永远别说这个字。你答应我做这件事,就去做。就像耐克广告说的,JustDoIt!”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他说话的表情非常认真,我听讲的态度也很虔诚。”JustDoIt”自此成了我的人生信条。每次我想试试某件事(trysomething),Steve的脸就及时浮现在我脑海,逼着我把那个词换成做某件事(dosomething)。

我曾经试着用笨功夫挨个弄懂所有公式的链接关系,但是不管用,这样做费力不讨好。我想起大学时候用的教科书,打算找找答案。一本本翻看再扔一边,直到我发现那本《西方审计学》英文版。

大四的时候开这门课,全班同学有三分之一补考,因为这是一门纯英文授课的课程。教我们的教授才华横溢,牢骚满腹,怪话多多。他算是唯一一个教授了我们学问的人。当时我是下了功夫学的,每页A4纸课本要花两个小时才能看懂,光生词就要查半个小时。

重读这本书,再把这个项目的内容揉进来,我第一次发现了审计学作为一门学问体现出来的美感。这美感的博大精深和自成体系就像交响乐。我头一次读专业书读得如此陶醉。Betterlatethannever(虽晚不迟)。

学我们这个专业其实应该在大三或者大四把这本书读懂。这样出去实习的时候,所有的业务都会自动放进脑子里已经搭好的框架里。如果没有这个体系,再干二十年,最多变成一个业务娴熟的会计,唯手熟而。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来回两个小时,我一直扛着那本砖头厚的书苦读。大约一个月后,终于读完全书,笔记也做了一本。车上颠簸,有时候我自己也认不出写了什么。

这时候回去看这个项目,我已经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了。Steve也愿意跟我一起讨论——以前问的问题过于肤浅,Steve不屑回答。现在我们的讨论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这种讨论实际上是对他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很多是书本上没有记录的。

小杨现在已经是我的最佳拍档,我这里用户需求报告完成之后,他立刻腾出档期。小杨说了,“年终奖就靠它了。”

那个项目耗时半年,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年终奖,而是当年的“质量之星”!M公司的颁奖礼设在五星级酒店喜来登。台下人声鼎沸,小杨站我旁边等颁奖的时候,哆哆嗦嗦地说:“姐,咱们这是火了吗?”

我轻描淡写地说:“可不是呗。”

4

Steve没有食言,和明哲联手推荐让我进了成本分部,头衔加一级,变成财务主管。对于一个入职三年的新人来说,这个成绩还算说得过去。明哲一直有心提拨我,但是要平衡各部门经理的意见。有Steve助力,这事儿变成顺水推舟。

我在成本部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做了财务主管后权重略有提升,连交朋友都比以前容易了很多。可见头三脚最难踢,局面打开了,不是朋友的人也情愿假装是你的朋友。

明哲这天来找我,“我们有个财务两千计划,你要报名吗?”财务两千项目旨在选拨财务部有潜力的同学,送去美国工作两年,公元两千年的时候调回中国做财务经理。本科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筛选由美国总部派人决定。

我听说很多资深员工报名了,他们大多工作五年以上,级别至少高我一级。当时我刚进成本分部,每天又有一大堆不懂的东西要学,自信心有点受打击。

我犯了此生职场上最大的错误,告诉明哲,我不想去。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明哲满脸的惋惜。如果时光可以穿梭,我会逼着当年的自己填写报名表。成与不成另说。不敢尝试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试过不行,顶多被同事笑话几天。风头过去,有的是时间东山再起。

几个月后,明哲的任期已满,他即将调回新加坡总部。临走前,他把我叫进办公室:“我最欣慰的事情是亲眼看到几个有潜力的人一直在成长,你知道的,这里面有你。不过,你只有一件事让我不满意。”

我说:“我知道,财务两千。”

明哲说:“我送给你一句话,然后你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60%的把握出击——面对任何机会,只要你有60%的把握,就拼了命去争。三年前,我就是这样拿到这个位置的。”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明哲是不是个大帅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这句话对我意义深远。这几句话,我时刻不曾忘记。

这次亚太总部没有继续从海外派人。他们从其它事业部平调了一位财务总监。

我们的欢迎会开得鸦雀无声。只有四个财务主管加新财务总监Jason坐在他办公室里。Jason的解释是:“财务部人太多,名字记不过来,先跟直属下级聊聊。”后来我们了解到他以前在某部署机关单位入职,怪不得一股官场的味道悄悄飘了进来。

我们这些前朝老臣似乎都不入新老板的眼。在他看来,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没有跟他对话的资格。本科学历的话,只有中央财经的同学配和他聊聊。至于以前的业绩和经验,放哪个脑袋在那个位置,都能做出来。

这老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真的很难打交道。渐渐地,就有同事开始另谋高就。反正M官司的工作经验就像一块金字招牌,写在简历上比学历还好用。当时的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外企蜂拥而至,机会大把。经常有同事鬼鬼祟祟地跑出去接猎头公司的电话。

男友有个同学找我们一起聚聚。闲聊中谈起他最近面试了一个公司,500强财务经理,薪水丰厚。但是上班地点较远,对方还没给offer(任命),他说给了也不想去。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男友劝我:“要么你试试,我觉得你行。我同学反正不想去,就算他想去,市场竞争决定最终结果。”

我习惯性地想说不去,忽然之间,60%出击那句话冒出来了。我改变了主意,给那家公司发了简历。

面试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事儿成了,我清楚地看到面试我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两人不断交换惊喜的眼神。财务总监问了几个刁钻的知识点,我一一作答,M公司的四年职场大学不能白念。后来我心念一动,反问他:“陈总,您是不是也在M公司做过?”

他慢悠悠地说:“嗯,做了五年。”

后来男友的同学多次抱怨我抢了他的饭碗,他原本计划拿到任命再找个借口拒绝的,没想到根本没有机会费这个事儿。他可是名牌大学双学士,莫名其妙地输给一个本科女生?为此他讹诈我们无数次晚餐。

从M公司辞职是个很痛苦的决定。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比M公司更整洁,更让人愉快的工作环境。公司里有无数同龄朋友可以一起聚餐蹦迪读小说,一群女生午餐的时候没完没了地八卦闲聊,好像大学时代永远不会结束似的。我生命中最好的四年在最好的公司工作,只能说当年的我太幸运。

Jason并不在意我走——他反正有的是自己的人马等待安排。不过,他依然要问一句:“我们这里可是M公司,你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公司?”

我说:“我的新东家也算500强,按销售额排名全球第一。”

“你年纪轻轻,混到财务主管的位置,别的公司能给你更高的位置?”

我那时到底年轻气盛,不懂得收敛,马上回答:“我的新位置是财务经理。”

我和Jason就此告别,两人都很高兴,从此一别两宽,不必再见。我的四年职场大学就此毕业。这次没人发毕业证书,但我脑子里总算装进一些干货。有一技傍身,下一段职场生涯将不再让我畏惧。

职场成长记事:我的“大学”

相关阅读
职场成长记事:行路难

我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很多次惶恐,但是我没有放弃尝试,没有放弃梦想。 李白写行路难的时候,依然用得起金樽盛清酒,朝中还有一批高管粉丝没有忘记他。 可他依然气苦,写下《行路难》三首。我觉得这三首诗更适用于职场小白,他们初入社会,一无所有,才是真正的行路难。 我经常念叨这几句的时候,正在一个大型国企的车间里发懵。 那时大学还包学费包分配,毕业之后要按系里安排进指定单位,否则自掏腰包五千块方可自主择业

梦:最初

谁都有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经过世俗颠簸流离,灯红酒绿,是否还能保持初心。屋内的气氛很压抑,和屋外低沉的乌云一样。 高海枫挑着所有人的毛病,把他们都数落了一遍,每一句都是感叹号式语气。越说越气,桌子也被拍的噼里啪啦直响:“看看你们的失误!能不能打?不能打明天就给我滚出战队!” 语毕,高海枫都觉得这句话有点重了,这四个可是从校服到队服,一起奋战十年的好友啊! 果然,连坐在后排的二队成员和替补成员也是满

母慈子孝

我妈信奉并坚持的理念是,慈母手中棍,儿子身上劈,自古慈母多败儿,唯有棍棒出孝子。慈母手中棍,儿子身上劈,自古慈母多败儿,唯有棍棒出孝子。这是我妈信奉并且坚持的理念。 我和我妈是大山里的一对母子,我妈没读过书,至少在我看来是,因为她什么都不懂,可她也没告诉过我,比如男女有别,厕所要分开上。 从小到大我没有过性别辨识经验,唯一的性启蒙是在幼儿园时,尿急跑去女厕所,结果被老师揪着耳朵拎出来,从那以后我知

老三和故乡

老三痴痴愣愣的看着大哥离开的方向,双手紧握着这些像打发叫花子的钱。 老三是一位泥瓦匠学徒,人长得猴瘦,头发卷曲浓密,唇上的浓密胡渣让岁数凭空增长了十几岁。老三这人平时没什么爱好,唯独就喜欢喝点小酒,和别人吹吹牛,聊聊天。 这天老三跟着同乡的老陈一起离开了家乡,坐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七八十年代的绿皮车那时还管的不是很严,到了上车的时候没钱买票的都像疯了一样翻车窗上车,这样的作法在那个时代叫做“搭飞

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如至而归

“别给懒惰找借口,只有当自己付出了多倍努力跟坚持才行。”生活上有很多的迫不得已,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毕竟人生在世,事事如意这种事情是不会有的。 凡事做好自己的事,这点比什么都重要,也不要想着事事公平,只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摆平了,那才算是公平。 特别是在职场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会有绝对的平等,每个人都是拿真本事说话。 职场如战场,做得来就扛着,做不来就走人,有的是人接你的班。 还有就是,很多的事情也

凌晨三点的上海

在人性面前,曾经为了挡刀子的人,会有一天捅你一刀。大多只是生活层面的浅浅的说教而矣,然而是我们的自吹自擂把他抬到圣 人的高度。只是只言片语,顶多是有哲理的句子,而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就像瓢泼大雨后的毒蘑菇,甘甜鲜美,又一剑封喉。 古有大清帝国,今有万里魔都。是璀璨的星河,也是你的定海神针。 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直到后面的很长时间里,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美景佳人........ 就这

夏日甜心,有个恋爱想和你谈

中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天,肖艳和段嘉诚两人欣喜若狂,他们完成了那个盛夏的约定。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了,分数出来的那一天,肖艳和段嘉诚都欣喜若狂,他们完成了那个盛夏的约定。 年的时候,肖艳因为家庭原因搬来了“武阳”小县城,当初她才 岁,人生地不熟的她在小区里没有一个玩伴。 有一天,她在树荫下乘凉的时候,看见一群小伙伴在小区里玩捉迷藏,她好奇的将视线看向那边,一个被蒙住眼睛的小胖男孩在寻找他的同伴,肖艳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之美容院篇

“家里破产,只能靠你去打工抵债,不然老爸就得进监狱,你看着办吧!” 刚刚毕业的富二代曲眉子,被姐姐送进了朋友家的美容院,她说:“家里现在破产,欠人家几十万,只能靠你去打工抵债,不然老爸就得进监狱,你看着办吧!” 曲眉子想“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还能反驳吗?” 于是,她拿上家里的初中毕业证,成了一名新进的美容学徒,在那里完成了自己三观碎裂再重组的一系列工序。 “这是我们新来的学徒,曲眉子。” 老

手机故事网©2020